發展藝術出路無憂
發展藝術出路無憂

本文作者為香港菁英會理事、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

現時香港的孩子,總有一兩門音樂技藝傍身,鋼琴普及得有些學校已不當作是一回事。讓孩子學習音樂,對一般家庭來說平常不過,但在一群基層家庭孩子的眼中,卻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政府扶貧措施奏效

現今百物騰貴,花費數百元或以上,為子女報讀音樂班或買樂器,對基層是負擔是奢侈。不少基層孩童,在學習階段就已經跟人有差異,不得不說,真的是輸在起跑線上。

有人總只會批評抱怨當局辦事不力,這個筆者不認同。本屆特區政府是以扶貧、安老、助弱為重點施政範疇,並為此投入了大量資源,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在過去四年增加了55%,遠高於整體政府經常開支在同期的32%升幅。現屆政府因應不同群組的需要,推出多項扶貧助弱的措施,包括「長者生活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支援少數族裔共融、促進殘疾人士就業、提升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支援服務等,扶貧工作上的努力已漸見成效。

從數字看,在2015年, 「貧窮線」門檻隨住戶收入改善而上升。與2014年的情況比較,在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2015年的貧窮率維持在14.3%,貧窮人口微增至97萬,但連續第三年處於100萬之下。成功令177400戶(373500人)脫貧,貧窮率下降5.4個百分點至14.3%,貧窮人口持續處於過去七年有紀錄以來的低位,反映本屆政府推展的各項扶貧工作繼續取得成效。

按不同恆常現金項目分析,須經濟審查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的減貧效果(分別讓整體貧窮率下降2.8個百分點及1.7個百分點)明顯較毋須經濟審查的傷殘津貼和高齡津貼為高(分別令整體貧窮率下降0.3個百分點及0.2個百分點),顯示扶貧措施愈具針對性,其扶貧效果愈顯著。綜援的失業及低收入個案更已分別連續下降84及90個月,至15075及5634宗,累積下跌幅度達56.0%及65.6%可見政府亦努力發展經濟,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就業機會。

NGO提供基層免費音樂班

筆者早年在民間集合了一班熱愛音樂、對社會有承擔、有抱負的青年創立了「音樂堂慈善基金會」,推展限額免費學額予基層孩子,希望讓基層孩子有不同的音樂學習經驗。啟動「音樂無界限」十八區義教大行動,計劃相繼在油尖旺區丶九龍城丶灣仔區及深水埗區投入色士風義教計劃,目前有超過40位基層小朋友持續受惠丶逾20名長者獲得短期的色士風學習體驗。

此外,基金會亦與香港菁英會、新家園協會九龍西服務處聯合舉辦的《音樂無界限色士風義教計劃》,為開設色士風班,義教新移民的基層孩子學習色士風音樂,實現他們的願望。

筆者喜見近年來民間多個熱心的非政府機構(NGO),為很多基層兒童提供免費音樂計劃活動,讓他們以音樂為良伴,愉快地成長。足見要解決問題必須要「官商民合作」才可有效成事,最後筆者認為與其太多批評抱怨,倒不如轉化為身體力行加入協作行列,令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受惠。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2016年11月02日

原圖:musicdu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