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踏實外交應延至兩岸
蔡英文踏實外交應延至兩岸

台灣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首次出訪,定調為「踏實外交」,行程安排穩紮穩打,不允許有任何差池。目的是以沒有驚奇、沒有意外、沒有鋪張的務實手法,希望能在有限空間下尋求外交新突破。她強調,外交事務不應該好高騖遠,只要有助於互助互惠的工作都要去做。可惜,說得美麗、毫不實際,若不能實事求是地理順兩岸關係,台灣始終會被國際社會孤立排擠。

自被逐出聯合國開始,外交便成為台灣的最大罩門,但由李登輝開始,歷位經「民選」產生的台灣領導人,都誇誇其談地為其外交政策巧立名目,李登輝曾提「元首外交」、「度假外交」和「務實外交」等,陳水扁亦有「主權外交」、「攻擊性外交」等。至於馬英九最自豪的,是其「活路外交」;而蔡英文則在沿襲上手的務實風格後,提出「踏實外交」的新說法。

首次出訪穩打穩紮

在今次外訪行程中,蔡英文多番闡釋其「踏實外交」的框架內容,指出踏實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勤勞、努力、務實,往目標穩健前進;並指外交事務不應該好高騖遠,只要有助於互助互惠的工作,都要去做。同時,結交朋友不應該只限於官方邦交,只要價值相近、誠懇相待,不管邦交或非邦交,通通都是台灣的朋友。

然而,國際外交的折衝樽俎,實力和利益,既是支撐,更是目的,從不是比誰放狠話或貼窩心,所依憑的就是因時制宜的智慧、理性踏實的態度,以及互利共贏的空間。至於所謂「踏實外交」,其實就是現實主義外交,也就是維持現狀,當中有五點意義:不改變台海現狀、不宣布台灣獨立、不挑釁內地、不降低與美日關係的濃度、不主動增減現有的「邦交國」數字;但這全都是台灣的片面祝願,如何實踐呢?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其主要意義有二,第一是內部的政治及經濟實力會影響外交的表現,簡單而言是弱國無外交;第二是內部的政治及社會現象,會全面反映在外交作為之上。對於台灣來說,蕞爾小島要談外交,先要處理好兩岸關係,才能據此開展捭闔縱橫的謀略;否則,任何冠冕堂皇的外交戰略,都不過是自戀式的陶醉,而這正是外交方針未能傳承,換人換策略的原因。須強調,沒有穩定的兩岸政策作基礎,單以台灣一島之力,要在講求實利對價的國際政經博弈中逆勢突圍,純屬埋首沙堆式的自欺妄念。

搞小伎倆難建互信

「蔡式外交」初登場,能否實現「踏實外交」?兩岸外交休兵能否持續下去?關鍵點在於蔡英文能否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作出負責任的取態。畢竟,蔡英文從政以來從未在公開場合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她始終在這議題上不斷地迂迴,不斷搞些小伎倆,「兩國論」暫且按下不談,但一時說是「天然獨」,一時說是「九二史實」,已不斷為營建兩岸互信添加困難阻障。

在競選電視辯論上,蔡英文曾稱「外交靠的是國力,不是中國大陸的善意」,但邦交國僅剩二十二個,當中大部分還須依靠金援去「鞏固邦誼」,試問台灣憑甚麼去豪言外交戰略?如果台灣真的要走現實主義路綫,就至少要接受「九二共識」,才能維持現狀、維持和平。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6年07月02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