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為主的印象是可以改變的
先入為主的印象是可以改變的

先入為主的印象往往是由接觸,耳聞目睹,親身體驗,道聽塗說等等不同渠道得來的。有些印象會變得根深蒂固,而且歷久常新;有些印象卻會被新的經驗所否定,並隨著時間的沖洗而改變,變得和以前的概念完全相反。

試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今天有「中國製造」標籤的東西,到底給予人的印象是怎麼樣的?無可諱言,一般都是負面的。我熟識的朋友當中,便有不少認為中國貨品質不可靠,寧願多花點錢也要買泊來品,才能安心使用。有些大陸同胞更不辭勞苦,從內地走到香港購買育嬰奶粉,藥品,手錶,珠寶......因為那樣可以不擔心買到冒牌貨。由此可知「中國製造」或「中國代理」給予消費者的印象是何等低劣。中國製造業和零售業必須自我檢討,並且及時改進,才可贏取顧客對他們的信心。

中國貨面臨的毀譽使人回憶起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貨,也曾經被譏諷為「化學品」,表示容易變質,不耐用。「日本製造」在一段頗長的時間裡幾乎成為劣質產品的代名詞,不受歡迎。但日本商人對此深切自省,並奮發向上,將品質逐步改良,達到市場的要求,終於建立了聲譽卓著的「品牌」,成為消費者追捧的對象。日本生產的汽車,家電用品,攝影器材,曾經雄霸市場,一枝獨秀,將先進的競爭對手打得潰不成軍。這個局面一直維持多年,替日本人賺取豐厚的利潤,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

日本人能夠做到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這就要看我們有沒有決心。有所擔當,便有所作為。知恥近乎勇,中國人應定下目標,革面洗心為時未晚!我們也可向韓國人學習,這個異軍突起的國家,敢於在消費品市場上挑戰日本,而且取得驚人的成果。韓國汽車及電子產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是價廉物美的首選,聲譽日隆!

由於商品優劣產生的印象使我聯想起一些國家的形象。中國在過去一段頗長的時間裡曾經是貧窮,落後,封閉和保守的同義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但沒有改變這個現實,而且每況愈下,讓人深信由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只會愈來愈衰落,因為社會主義奉行的計劃經濟並不符合效率原則,會把中國趕進一個「死胡同」,使她永無翻身之日。

曾幾何時,中國經濟奄奄一息,民窮財盡。在絕望之際,她猶如一輛疾駛的汽車,在掉下懸崖之前來個急轉彎,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在短短的三十年間,躍升為世界排行第二的經濟大國,取代了日本的地位。

據說曾經有個親華國際友人向鄧小平善意進言,建議他更改共產黨的黨號,使它更符合中國今天的處境。這個建議雖然受到婉拒,但無可置疑它包含很多創意,相信有助於改善黨的形象,增加它的認受性,有利於擴展外交關係。其實很多暢銷的產品都不斷更改包裝及標籤,以符合市場趨勢及迎合顧客口味,並取得預期的成功。共產黨曾經一度「惡名昭彰」,有拜西方敵對集團猛烈圍攻的成效,為了化解這些攻擊,及時進行一些形象工程是有所必要的。

由此我聯想到「人民日報」的國際角色,感覺它的名號中國元素過重,縱使有海外版,也難以使讀者感覺它具有國際視野。如果要提升「人民日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必須給它另創一個簇新的名號,強調它公正及客觀的立場,才可抗衡西方傳媒獨霸一方的局面。

我也聯想到中國取用抗日戰爭時期流行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適當性。此曲歌詞雖能振奮人心,但已過時,不能反映今天中國之國情。我們應當重新為國家另譜新曲。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這個稱號普遍受到濫用,很多機構及組織都冠入了「人民」一詞作為稱號,以增加其份量,但使人弄不清這兩個字到底是屬於官方或民間所擁有。一般來說,有官方背景的機構會令人感覺高不可攀,缺乏靈活性,而且官僚作風盛行,非合作之最佳伙伴。而真正屬於民間機構恐怕不一定有資格被稱作:"人民......"的吧?如果不分官方或民間機構都適當地把「人民」這個「品牌」除下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世界一直在向前走,而且千變萬化,無論是個人或國家都要與時俱進,才可確保永遠站在不敗之地!

原圖:網上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