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之爭?
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之爭?

討論已久的深圳至中山過江通道(「深中通道」)已於2015年底開工建設,是廣東省為進一步完善珠江東西岸之間的交通聯繫興建的又一條策略性高速公路。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橫跨珠江口,北距虎門大橋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8公里,將直接連通深圳和中山兩市。深中通道建成後,兩地之間的車程將由現時的2小時縮短至約20分鐘。根據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深中通道主體工程將於2016年動工,於2020年之後建成。

在深中通道的建設構想被提出之前,曾有人提出建設港珠澳大橋的「雙Y」方案,即大橋在珠江東岸同時落腳香港和深圳兩地。然而在當時的經濟背景下,香港希望通過港珠澳大橋打通珠江西岸經濟腹地,鞏固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故擔心大橋連接深圳之後珠江西岸的貨物較易流向運輸成本較低的深圳港口,因此並不接受「雙Y」方案。近日,隨着深中通道的建設被提上日程,有意見指其將與港珠澳大橋形成競爭關係,分流大橋的車流量以致弱化大橋的經濟效益。

然而,從港珠澳大橋規劃、建設至今,整個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形勢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外部需求持續不振的情況下,內地提出要以擴大內需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廣東省更提出「騰籠換鳥」,逐步淘汰和轉移技術含量低的加工貿易企業。珠江西岸將不再複製東岸傳統的加工貿易模式,重點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強與香港在高端服務業領域的合作,同時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利用香港的對外投資平台實施「走出去」策略。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香港不再僅僅扮演轉口港的角色,粵港之間的經濟關係從貨物貿易為主向服務貿易和旅遊消費為主轉變。隨著大嶼山「橋頭經濟」的發展,港珠澳大橋香港橋頭亦將成為旅客的重要落腳點。未來港珠澳大橋的運輸功能將是「客運為主,貨運為輔」,作為旅客往來珠江西岸與香港之間的重要通道。屆時,港珠澳大橋將在促進粵港合作中扮演獨特的角色,形成與深中通道不同的功能定位。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6年2月12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