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企要為中國機遇做好準備
香港科企要為中國機遇做好準備

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一張跟中美二十八家、市值合共超過二點五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巨頭的合照,成為不少媒體的重點新聞。而隨習主席訪美的中國公司代表中又以科技公司最多,由此可見IT科技行業將是未來中國競爭力的來源。

其實中國的科技實力已不比美國弱,很多未來科技趨勢也由中國公司執牛耳。例如現在方興未艾的「無人機」產業,中國的DJI大疆創新公司就佔了全球約七成的市場,估值高達一百億美元。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都研究把無人機用於送貨上,而無人機亦可用於測量、勘探、觀測及檢查等領域,有預測指未來十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六百七十三億美元。

港有力成內地科企對外窗口

很多美國公司想走入中國的同時,很多中國科技公司也想走向世界,但礙於文化和法規限制,兩者都不能好好發揮,因此香港科技公司就剛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的大疆創新創辦人汪滔就說過:「假如我沒有去香港便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假如我留在內地或去了美國,也不會創立大疆創新。」

香港人在英語水平、國際視野、市場口味上都較中國內地公司容易跟外國接軌,因此不少內地公司在走向世界前都要先在香港取經。

例如騰訊的微信就以香港為跳板走出國際,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前也要先考慮香港,這些都是香港傳統作為對外窗口的競爭力所在,因此香港科技公司其實不必妄自菲薄。

現在很多談論的金融科技(FinTech)在內地同樣熾熱。早前有一位港人李英豪北上創辦流動支付公司「錢方」,現時一年處理交易達三百億元人民幣的故事獲傳媒廣泛報道。而內地的P2P個人網上貸款市場也發展迅速,據《二○一四年中國P2P網貸年度報告》,截至二○一四年底,內地P2P借貸平台就有二千三百五十八家,成交額達到三千二百九十一億元人民幣。二○一一至二○一四年間,內地P2P個人信貸市場借款需求就有近二十倍的增長 。金融科技熾熱 港擁優勢

香港其中一家網貸公司WeLab的創辦人龍沛智曾任職於花旗和渣打銀行,熟知環球金融借貸的運作,二○一三年他創辦WeLab後以「我來貸」(Wolaidai)品牌,夥拍中國郵政開拓農村借貸業務,今年初更獲TOM集團、紅杉資本及DST等投資機構二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WeLab受到青睞除因為乘上中國P2P借貸的巨浪,龍沛智本身的銀行家經驗也是能讓國際投資者投下信心一票的關鍵。

由此看來,香港在國際金融領域上的經驗,在內地金融業向新科技摸索時能提供很好的指引角色,而香港人的守法、重信、廉潔的特質,也能給予各方投資者更大的信心。因此香港科技公司要進軍內地市場,在某些範疇仍然擁有很實在的優勢。

隨着習近平與多家美國科技公司會面商談後,可以預期中國將對外國科技公司抱更開放態度,加上「十三.五規劃」把創新、工業自動化、鄉鎮信息化視為中國經濟轉型的手段,未來中國的科技創新發展只會更快。香港科技公司必須加緊腳步,做好進軍內地市場的準備,以迎接未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5年10月29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