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贏什麼才是贏!
這不是贏什麼才是贏!

有選舉,就有輸贏。區議會選舉是去年佔中之後第一次大型全港選舉,自然萬眾矚目,期待各大政團,以至建制和泛民兩大陣營選舉結果的輸贏。個別單一選區的輸贏相對簡單直接,雖然可以賣弄一些文字技巧,例如「高票落敗」、「雖敗猶榮」等,但總不能扭轉輸贏勝敗的定局。但上升到兩大陣營的層次,因為涉及400多個席位,而且掛的政治聯繫不盡清楚,那就有不少空子可鑽。一些支持泛民的媒體和輿論有其政治目的,硬要說今次區選建制陣營是輸,而且要有人問責。此語一出,就是自己把尾巴豎了起來,要攻擊需要問責的人士才是目的,其他都是工具手段。

在現時高度政治化的香港社會,政治攻訐是閒如家常便飯,但總得要有些事實理據。如果建制派今次區選不是贏,那什麼才是贏!

以泛民協調名單論輸贏

是贏是輸,總離不開贏取的議席。個人算是建制中人,由本人去為建制算帳,那可能會讓一些人不服氣。那就用最保險的做法,就是由泛民去算泛民的帳,但要算得公道客觀,以事實為據。泛民主派在今次區選之前,開列出一份協調名單,經過逐次增加,名單最後落實包括226名候選人。這張名單廣為流傳,讓18區的選民按圖索驥,投票支持泛民主派的候選人。所以用這張泛民最後協調出來的名單去論泛民的選舉成績,那算是最客觀公允吧!

在這張名單之中,最後獲勝的只有105人。在精兵制下,勝出率不及一半且不去算,實話實說,實際人數就是105人,佔全港431名區議員總數的兩成四,那就是連四分之一都沒有!建制面對這個結果都不算是贏,什麼才是贏!

泛民只取得兩成四的議席,在什麼標準之下都是輸,尤其是投票率達四成七的歷史新高。個人特別為泛民計算過,那張226人的協調名單,其總投票率更高達四成八。而在投票當日,時段投票率節節上升,屢創區議會同時段新高,泛民當然以為鴻鵠將至,大獲全勝可待。但在投票率比上屆高了6個百分點的情况下,議席仍然只有兩成四,那還有什麼藉口。個人特別把泛民名單中投票率最高的20個選區抽出來計算,在投票率高達五成半到六成半的情况下,泛民名單只取得7席,非泛民協調名單取得13席,多出泛民協調名單近一倍。

6將帥級人物落選

對整個泛民陣營最大的打擊,不但是在精兵制和高投票率下只取得兩成四的議席,還有政治有高度代表性的頭面人物紛紛落馬敗選。何俊仁、馮檢基、袁彌明和陳家洛分別是四大泛民政黨的現任或前任黨主席,其政治代表的象徵意義無可置疑。而其中馮、何二人更是超級區議會議席的立法會議員,龍頭角色味道更濃。他們全部敗選,算不算是「vote them out」的結果?專搞議會暴力和拉布的政黨,其代表參選人無一勝出,這算不算是「vote them out」的結果?民主黨另外兩名重量級人物尹兆堅和陳樹英敗選,就算不是「vote them out」,也說明選民沒有vote them in!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6個將帥級人物落選,這都不算是輸,那什麼才算是輸?

至於有人把馮檢基的落敗歸咎於有人「(界刂)票」,請大家尊重選舉的本質,如果某些選票可以「(界刂)」出去的話,那就根本不是屬於你的。從現實來看,因為黃仲棋的出選,馮檢基可以及早打「危機牌」和「告急牌」,他多爭了多少票?又爭多了多少同情票?更重要的是,如果馮檢基不視黃仲棋是民主派的同路人,那黃仲棋的200多票,應該轉投向馮檢基多一些,還是轉投向工聯小花多一些?

泛民在佔中之後吹噓政治醒覺,在選舉前全力動員,認為社會氣氛對泛民有利,可以扭轉18區正副主席都由建制派人士主導的局面,而其中對葵青區更寄予厚望,認為翻盤有機。但結果在葵青區內的30席,事先張揚的泛民協調名單只是取得9席,不要說翻不了盤,連上屆的15席地盤都差一大截。

開列出以上的一盤帳,誰勝誰負,已經是一目了然。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一些市場推銷的包裝語言可以蓋掩。算這一盤帳,不是為求打贏嘴皮官司,也不是為了口舌便宜,而是要說明泛民所行的政治路線是走入了倔頭巷。再吹噓勝利,只會讓他們在這倔頭巷內打轉而走不出來。認清今次的選舉結果,認清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回歸理性、務實和合作。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12月2日

原圖:takungpao、wenweipo、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