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業主,地從何來?
人人做業主,地從何來?

日前「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政策研究報告,提出「人人做業主」,然而,在現今土地供應持續不足的情況下,再好的點子恐怕也無法實現。要長遠解決香港「上樓難」的問題,恐怕市民首先要想清楚「地從何來?」

造地緩慢 上樓被拖慢

不造地又如何建屋?偏偏造地步伐極其緩慢。資料顯示,一九九五至二○○四年間香港已發展土地共增加了七千八百公頃,但近十年卻只新增一千一百公頃,跌幅達八成五。

說句公道話,今屆政府上任後,一直視房屋問題為重中之重,也多管齊下希望增加土地供應。然而,目前已知的土地供應項目最多可以提供共約五千公頃土地,表面上的確可解決土地不足的燃眉之急,但遇上立法會拉布和司法覆核等挑戰,市民的「上樓夢」可能無法能圓。現時便有約一萬四千四百個公屋單位的興建由於司法覆核而受到阻延。

生地轉熟地需十年八載

香港造地難,可說是公認的殘酷現實。熟知房策的政壇高人指出,由政府找到土地到開發成可建屋用地,即由生地轉為熟地,用上沒十年也要八載的時間;如果牽涉填海、生態價值和環境評估的,更可能要用上超過二、三十年的時間。例如已諮詢多時的東九龍、新界東北及洪水橋項目,如一切順利,總算可以在八至十年間提供新建屋土地。而大嶼山及中部海域人工島等開發,今天才開始討論,要發展出建屋用地,非用上三十年不可。

有人會覺得那麼遙遠的事,可謂事不關己或者還有很多時間可去探討,然而,大家可記得,西九龍及以前啟德均因為無建設性的爭拗,而經年累月在「曬太陽」嗎?如果不去切實具體地探討如何造地,恐怕今天的年輕家庭到了老,也未能「上樓」,更遑論他們的下一代。

郊野公園為何不可碰?

對於如何造地,團結基金提出可研究怎樣用郊野公園,旋即引起社會熱議,保育派完全拒絕,一吋都不讓,但當我們看到十多萬劏房居民,以及二十多萬戶市民仍在輪候公屋的時候,我們是否要再一次深思,我們要不要保持逾六成五綠化地及郊野公園那麼多呢?當中有沒有一些生態價值低的、位於郊野公園邊陲的荒蕪之地,可以拿少許出來用,只要兩、三個百分點已可以給百萬人住得好好的,為何完全不予考慮呢?

早前特首回應傳媒說:拿一部分郊野公園土地出來,以只收回成本的方式賣給社會上一些特定對象如首次置業的青年人。到底,市民大眾特別是青年人有何看法呢?是否可探討一下?如果拿出了具體數據及評估後,郊野公園和該些綠化地可以適合建屋的不多,那麼,維港外填海、善用棕地、改劃綠化地、增加土地地積比等構思,又是否可以考慮呢?

要增加土地興建房屋,市民大眾就必須抱持同理心──自己有樓住,別人卻未必一樣。即使退一步來說,這一代人問題解決了,那麼,自己的下一代又如何呢?

原圖:speakou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