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三跑宜兼顧保育和發展
 探討三跑宜兼顧保育和發展

很多人都是失去了才學會珍惜。對於地少人多的香港來說,港人曾經也為了發展,而漠視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過,作為發展步伐急速的國際都會,香港也不能夠只顧保育,而犧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畢竟這關乎七百多萬人的生計。航空事業和經濟發展絲絲相扣,所有地區都必定要適時地投資航空基礎建設,以配合實際發展的需要。

旅客增長需求增加

周邊地區發展迅速,若香港要維護亞洲金融龍頭地位,便必須要與時並進,籌劃未來。香港機場管理局提出擴建香港國際機場為三跑道系統的建議,便是經過多番計算和估量未來數十年區域交通發展,以及旅客增長的需求而作出的。

香港國際機場本來就是由填海造地而成的,故此,要興建第三條跑道,也免不了要再去填海。隨着科技進步,填海工程亦有很大的改進。達爾文定律告訴我們「適者生存」的道理,相信中華白海豚這種高智慧動物,一定會克服環境的轉變。更何況,機管局為減少對附近生態,包括中華白海豚的傷害和滋擾,參考了漁農自然護理署的中華白海豚資料庫,避開其經常出沒的水域,而選擇在香港國際機場以北的範圍,興建第三條跑道以及增建客運大樓等設施。

為避免海床受到破壞,以及機場附近污泥卸置坑的污泥在填海期間釋放出污染物,令海洋生態受到影響,機管局建議採用兩種先進的填海方法——「深層水泥拌合法」和「疏水填海法」,以求在減低對海床和水質影響的情況下,做到填海建設第三條跑道的工程。事實上,日本和英國早已採用該等技術。因此不用太過擔心興建機場新設施會影響本港的環境生態。

坊間有言論指出,擴建現有設施可以解決香港機場跑道容量飽和的問題,但是根據外國專家研究的報告顯示,雙跑道建設只能夠短期性解決香港國際機場即將面對跑道容量飽和的問題,到了二○二○年,機場飽和的問題將會重現。而三跑道系統不但能夠配合和支持香港未來數十年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應付二○三○年及之後十數年的交通需求。

航空地位將受衝擊

有人說,機管局執意要興建第三條跑道,是因為香港要為內地航班「服務」。事實上,香港每年來往內地和外國航班都一同大幅增加,因為全球一體化令商務旅客的數目大增的同時,人們飛往外地旅遊的次數亦在急速增加。現今乘搭飛機的費用已較以前大幅降低,加上廉航的出現,令大批市民都可以享受短期外地假期的樂趣。

根據外國專家報告的數據,香港周邊國家和地區其實都已經積極地擴展航空業務。以新加坡為例,該國將於二○一七年落成四號客運大樓、二○二○年將會把軍用跑道改為第三跑道、二○二五至二八年還會興建第五個客運大樓。屆時,新加坡的年客運量估計可達一億三千多萬人次,較香港機場現時的客運量多逾一倍。至於南韓首爾、台北,以及廣州、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都分別於未來三至十年落成新的客運大樓和跑道。

事實證明,各國航空業發展一日千里。若果我們的基建設施未能夠與時並進,港人又執意只顧目前而重保育輕發展,當大家發現香港航空業的地位受到衝擊時,恐怕為時已晚。

機管局今次的建議除關顧工程對環境發展的影響,亦探討了多項問題,包括以借貸、自負盈虧,以及用者自付等方式來應付建造費的意見。只要當局能夠盡量平衡各方面的訴求,兼顧保育和發展,相信會得到香港人的支持!

原文轉載自《東方日報》2015年9月11日

原圖:wenweip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