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依家無人講英國倫敦變「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呢?//
本星期,本港恒生指數突破25000點大關,並以25735點創三年半以來新高。擺脫陰霾的港股市場,今年上半年還以1071億港元的IPO融資額領跑全球。這些強勢反彈的表現,無聲卻有力地駁斥了所謂香港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論調。
這邊廂香港金融市場重拾活力,那邊廂英國倫敦卻笑不出來,其資本市場正遭遇30年來最嚴峻的挑戰。究竟這個昔日的「金融貴族」發生什麼事情?
英國股市接連遇重擊
2025年上半年,倫敦的IPO融資額降到至少30年來的最低水平,僅5家上市企業融資1.6億英鎊,即大約17億港元,連香港的零頭都不到。但雪上加霜的是,倫敦還很可能連失內地大型快時尚服裝銷售平台希音(SHEIN),以及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這兩間重要企業。
路透社報道,希音在英國上市受阻之後,已通過保密形式提交香港上市申請,向香港上市邁進;而英國媒體近日披露,阿斯利康作為倫敦證券交易所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正考慮將上市地點遷至美國。
為挽回頹勢,據報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正在考慮推出24小時交易制度,試圖以此來提升市場吸引力。到底這一近乎「病急亂投醫」的舉措能否奏效尚待觀察,但已折射出這個「金融貴族」有多焦慮了!
「紐倫港」變「紐港倫」?
還記得過去幾年,港股市場處於震蕩調整期的時候,不少「金融先知」或者西方媒體紛紛對港股市場冷嘲熱諷,大放厥詞,一時稱香港變「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一時又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甚至戲稱代表紐約、倫敦及香港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的名詞「紐倫港」,今後再沒有香港的份兒!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如今真心想問問當年那些唱衰香港的人,還有什麽話可說?風水輪流轉,而今是否輪到倫敦變「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若此消彼長之勢延續,又會何時改口,把「紐倫港」改叫「紐港倫」呢?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