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主辦的2025年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今日(21日)上午由功能界別商界(第一)兩位候選人登場,分別為N1號候選人、無申報政治聯繫的李家聰,及N2號候選人、經民聯的香港總商會亞洲、非洲及中東委員會主席林偉全。雙方圍繞商界發展痛點、產業升級、吸引人才及對外經貿合作等議題作深入探討。

在個人介紹與政綱闡述環節,N1號李家聰表示,自己目前擔任香港總商會中國委員會主席,亦是香港執業律師、工商管理博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持證人,兼具企業融資、私募工作經驗。他介紹其政綱有四大方向、兩大支柱,四大方向包括:協助企業主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中小企開拓大灣區、「一帶一路」市場;積極支援北都建設,推動香港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科技等發展。兩大支柱則是以人才為本,持續升級本地人力資源,策略性引入人才,發揮香港國際人才高地優勢;促進互聯互通,發揮香港國際化和「一國兩制」優勢,為香港全面開拓商機。

N2號林偉全是資深創業家,他表示自己在香港出生、成長並創業,作為扎根本地的企業家,對香港有深厚情感,全心全意熱愛香港,認定香港是唯一的家。政綱方面,他提出三個方向:一是爭取香港參與更多國際自由貿易框架,推動在新興市場設經貿辦事處、安排更多政府外訪團;二是將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作為新增長引擎,推動創新人才培育與綠色轉型,落實「十五五」規劃,消除跨境障礙、優化一站式平台;三是保障業界,延續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推動家族辦公室發展,同時加強金融科技應用,鼓勵科研成果商業化,支持第三間醫學院建設以推動生物科技發展、培育醫療人才應對老齡化。
必答環節中,主持人圍繞「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吸引高端人才」及「吸引長途旅客來港」三大議題提問,兩位候選人依次作答。
對於如何推動體育產業發展,N1號李家聰以香港足球隊在啟德體育園比賽吸引到42570名觀眾為例,指出體育界可凝聚力量帶動經濟與社會效益。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五化」戰略,強調該框架為系統性規劃,能推動體育轉化為經濟增長動力,並提及2024至2025年政府體育預算達79億港元,較十年前翻倍,體現政府對體育產業的支持信心;二是發揮啟德體育園樞紐作用,承辦更多國際盛事,並以成功引進G-Dragon等藝人來港開演唱會為例,建議持續以該場館為核心吸引更多體育與文娛活動落地;三是強化質量管理與商界投資信心,建議政府優化稅務政策,鼓勵企業投資體育產業,憑藉穩定回報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最終推動香港成為亞洲體育樞紐。
N2號林偉全則認為體育不僅是比賽,更是產業與城市品牌。他提到2024至2025年政府體育投入逾70億港元,2023年體育及相關活動佔GDP近2.3%,證明體育的經濟價值,能夠與城市發展相結合,並進行產業化。他建議,推動體育與教育、旅遊融合,以增加就業機會並建立完善的青少年運動員培訓體系;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加快落實體育康樂設施五年計劃並啟動十年規劃,利用空置校舍、天橋底等空間建設城市運動場地;通過稅務寬減鼓勵商界投入體育事業,提高運動員薪酬、增加培訓資金、設立獎勵計劃並提供商業代言機會,同時藉助「M品牌」計劃吸引國際城市體育賽事以提升城市品牌、帶動經濟。
在「吸引高端人才」議題上,N2號林偉全建議,必須加強人力估算以掌握人力需求與供給的變化;檢視人才計劃細則與門檻,聚焦人力短缺技術工種,並進行針對性引入;建立外來人才大數據庫,追蹤其就業、置業、子女教育等環節;放寬海外人才內地簽證要求,擴大「一簽多行」適用範圍,爭取大灣區外籍人士通行證,加強家族辦公室成員與外來專才生活配套;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對住宅物業投資的限制;推動海外高校與本地學位互認、師資互調,同時重視本地人才培育。
N1號李家聰認同政府「搶人才」成效,並提出四點優化方向:一是繼續優化入境政策,拓寬引才渠道;同時建議政府繼續優化一般就業政策,放寬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對年輕專業人才的限制;二是完善生活配套,解決人才家人的教育、住宿、醫療問題,建議總商會協助政府做好學位需求預測,保障人才下一代教育;三是精準對接產業需求,針對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創新產業等引進相關人才;四是「講好香港故事」,向國際人才傳遞「來了就是香港人」的理念。
抽籤回答環節聚焦經貿合作、貿易保護主義應對、營商環境優化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四大方向,兩位候選人分三輪抽取問題並詳細回應。
N1號李家聰指出,港商需「先謀定而後動」,緊跟國家「十五五」規劃,把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國際科技中心的定位機遇。他提議,利用好「一國兩制」的機遇,去推動「數據通、資金通、人才通、物流通」,將香港打造成人工智能2.0發展平台,整合海外與內地技術資源,在金融供應鏈、醫療健康等領域推廣人工智能應用,如將人工智能融入物流、金融、物業管理等產業,讓香港成為展示中國頂尖技術應用的國際舞台;同時,港商需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基礎上持續突破,聯合總商會會員,共同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N2號林偉全指出,結合其自身中小企業經營經歷與總商會工作經驗,商界及本地企業對香港需要保持信心,並承認貿易保護主義下企業面臨諸多困難。他建議港企打破傳統思維,跳出歐美傳統市場,把目光轉移至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在不同國家尋找新的商機。他更以去年帶團訪問中東巴林、阿聯酋為例,強調新興市場機遇眾多,團員當時成功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他又建議香港企業加入香港總商會,藉助商會資源對接非傳統貿易地區,同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憑藉香港「超級聯絡人」角色,傳播香港優勢、引進海外資源,把握多元市場機遇。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