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界別選舉論壇今日(20日)繼續舉行,地產及建造界兩位候選人出席,分別為L1號候選人、報稱無政治聯繫的黃浩明,及L2號候選人、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趙式浩。

在個人及政綱介紹環節,L1號黃浩明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註冊專業測量師。他認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的經濟新引擎,需把握國家「十五五」規劃帶來的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政綱包含七點,其中兩大重點分別是:一是推動北部都會區「拆牆鬆綁」,主張基建先行、產業先行,並聯合業界推動「1.5級開發」,先建設過渡性設施,再發揮拉動作用,吸引產業入駐;二是推進市區重建與舊樓維修,針對香港約100幢樓齡50年以上舊樓,提出「應重建就重建,應維修就維修」策略,同時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提供足夠誘因,實現市區與新發展區土地優勢互補。

L2號趙式浩是公司董事,他表示其政綱核心在於為業界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包括搭建招商引資平台、推動創新融資思維,並為北部都會區賦予更大權力,以整合產業、土地與資金等要素,全速推進北部發展。趙式浩分享其近期成果,包括成功引進內地著名大學的航天科技團隊落戶香港,並協助該大學旗下的海外投資基金回國來港;同時積極推動香港與鄰近地區合作,例如隨行政長官李家超出訪東盟期間,帶領青年工商專團體與吉隆坡商界交流,並代表香港商會與東盟多國商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吸引海外資源匯聚香港。
在必答環節,主持人圍繞「長者及基層公共醫療服務優化」「國家安全風險防範」「創新科技與AI融入中小學課程」三大核心問題提問。
L1號黃浩明在回答關於「長者及基層公共醫療服務優化」時出,隨著香港老齡化加劇,公營醫院的負擔會越來越重,建議將醫療責任下沉到基層和地區。他提出「預防重於治療」思路,建議成立地區健康中心,通過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為基層和長者提供服務;推廣家庭醫生概念,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轉介,聯合其他專業人士共同解決;善用AI技術讓長者無需長時間排隊,盡量為他們提供便利,減少不便。
L2號趙式浩在人工智能融入中小學教育方面,認為首要將AI課程納入中小學核心課程,以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學效率;並建議地方政府與業界提供智慧工地、綠色建築等實景場地,作為科普實踐基地。同時需把握平衡,強調AI僅為輔助工具,尤其小學階段要告知學生其不能替代邏輯思維與心智發展。他另提及AI對地產、建造業影響深遠,未來還計劃引入更多領域科技,助力香港經濟與教育雙提升。
抽籤回答環節圍繞「北部都會區多元發展配合」、「舊區重建中私人發展商引導」、「業界升級轉型與成本控制」、「私人項目審批放緩應對」、「香港『內聯外通』優勢發揮」、「傳統發展商產業參與轉型」等議題展開。
L1號黃浩明提出針對舊區處理的兩點主張:應重建則推動重建,財務上難以重建的大廈則大力維修。他表示,政府近期地積比轉移措施,契合其「舊區與新發展區土地優勢互補」政綱。針對地區土地價值差異致計算複雜的問題,他建議參考政府住宅用地標準地價表,用簡單公式確定轉移目的地及價值,簡化成本核算;並提及市區增密度恐擁擠,建議將地積比轉至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且需平衡舊業主利益、「七年樓齡」等問題。
L2號趙式浩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需打破傳統思維,認為有技術自然有資金,建議可積極研究使用數碼資源。他認為數碼資產領域有很大發展空間,並表示香港沒有施行外匯管制,可以往這方面發展。他以香港金管局近期推出的「Project Ensemble」為例,指可以探索如何將存款與代幣化技術相結合,借鑑阿聯酋「黃金簽證」模式,讓當地人可以直接用數碼貨幣、數碼代幣投資房地產,從而將經濟效益留在當地經濟體中。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