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港合作】港媒漢中行探索生態與特色產業 倡以文旅帶產業、以品牌促合作
【漢港合作】港媒漢中行探索生態與特色產業 倡以文旅帶產業、以品牌促合作

位於秦嶺以南的陝西漢中已有2300多年歷史,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稱。這座因漢水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積極打造成生態城市。8月25日至28日,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組織的香港媒體採訪團到訪漢中,採訪團先後走進漢中市佛坪縣、洋縣、城固縣、漢台區、南鄭區等地,深入了解當地生態與特色產業成果。漢中冀加強與香港合作,借助香港優勢,搭建漢港雙向溝通與投資橋樑。


自然保護 成績優越




(秦嶺大熊貓)

漢中市佛坪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棲息著一隻野生大熊貓。陝西秦嶺大熊貓野化培訓佛坪基地辦公室主任張寧表示,佛坪縣是秦嶺大熊貓分布的核心區域,大熊貓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國之首。為更好地保護大熊貓,基地除提供竹子和竹葉外,還根據不同季節及時調整飲食結構,例如夏季供給西瓜消暑。為順應日後放歸自然的需求,基地模擬獨居環境,為每隻大熊貓配置了「兩室一廳一院」的寬敞居住空間。


(洋縣朱䴉)

朱䴉從上世紀80年代全球僅存的7隻,到如今種群數量超過7000隻,這個保護奇跡離不開漢中洋縣朱䴉生態園的持續努力。這座被譽為朱䴉「醫院與養老院」的基地,正是最初發現那7隻倖存朱䴉之地。在科研人員的精心守護下,1995年首隻人工孵化朱䴉成功誕生,使這一瀕危物種重獲生機。自上世紀90年代起,該基地已向日本、南韓等國家輸出朱䴉逾300隻,並積極推廣保育技術,為全球朱䴉種群重建作出重要貢獻。


文旅產業 特色亮眼


(大型燈光舞台秀—《天漢傳奇》)

興漢勝境風景區集建築、演藝、美食於一體,讓旅客獲得沉浸式體驗,以《天漢傳奇》燈光秀打造可感知的漢文化空間。通過震撼的視聽呈現,著力弘揚傳統漢文化,將整個景區打造為一座可觸摸、可感知、可參與的活態漢文化體驗空間。



(石門棧道)



(石門水庫)

石門棧道風景區峰巒險峻,奇石聳立,翠色參天。清代文人王晚香曾以「褒谷二十四景」盡繪其秀美之境。建成於1975年的石門水庫,猶如畫龍點睛,為這片古老山水注入新的靈韻,形成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獨特景觀。


漢港交流 共商合作


(「高質量發展看漢中」座談會)


在8月27日的「高質量發展看漢中」座談會上,漢中市政府和香港媒體採訪團就產業融資、技術對接和品牌出海作深入探討。漢中方面希望借助香港國際市場推動企業融資和出海,採訪團則建議協助農產品獲取國際認證,並開通旅遊專線,實現「以文旅帶產業,以品牌促合作」。此次訪問構建了「媒體推廣-資源對接-產業合作」的交流機制,為漢港互利共贏奠定基礎。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