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二十的國安通緝犯張晞晴,自從去年12月被香港警方懸紅100萬港元通緝後,近日終於獲得海外組織的「隆重賞識」了!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審查指數」組織日前宣布,提名張晞晴角逐所謂「言論自由獎」中的「行動倡議獎」。
張晞晴則在社交媒體上沾沾自喜地「報喜」稱,這不僅是她個人的「認可」,更是對 「對香港無數因捍衛民主而被囚禁的政治犯的認可」。此論調實屬荒謬絕倫!姑且不論香港法治社會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政治犯」,只有依法懲處的國家安全破壞者,單看她這番寥寥數句的言論,其政治幼稚病已暴露無遺!
「提名」零成本
張晞晴目前在英國擔任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傳訊及傳媒經理。回看張晞晴近來的公開言論,大部分內容都是毫無新意,不是抹黑中國大使館在英國倫敦的興建計劃,就是作賊心虛地渲染所謂「跨境打壓」。這些行徑與真正的「言論自由」毫不沾邊。也可想而知,張晞晴這個「提名」完全就是「得啖笑」,毫無價值與公信力可言!
事實上,外國組織以「自由」為名義設立的獎項層出不窮,多如牛毛。然而在絕大多數香港人看來,這些獎項根本不值一哂!說白了,這些所謂「獎項」或者「提名」,對張晞晴這些反中亂港分子而言或許是種「鼓勵」,但恰恰暴露了英國政客是多麼「算死草」,時不時給他們幾乎零成本的「獎項」或「提名」,根本只是一種「沐猴而冠」式的嘉獎,除了能為「小猴」帶來一時的自我陶醉外,根本別無他用!
或許是年紀尚輕,張晞晴顯然未能看透,自己不過是被他人利用的一枚棋子。毫無疑問,無論這些所謂的「獎項」或「提名」被冠以何等動聽的名銜,一天是逃犯,終生是逃犯!這「通緝犯」的烙印,絕非一紙虛名所能洗刷。迷途知返,回來自首,方是唯一正途!
圖片來源:「審查指數」網站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