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劇烈波動,顯然有對冲基金上下其手,但無風不起浪,北約不懂節制的東擴引發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無疑有重大破壞,但其嚴重性又遠不及美國帶頭對俄羅斯鹵莽的制裁;搞得不好,這些制裁能把過去數十年建立的國際政經秩序毀於一旦,全球化壽終正寢,全球陷入大衰退甚至蕭條。
不過,走出困局的機會尚未完全消失,歷史會往何處去,市場中人也舉棋不定,股市大上大落,又有何奇?
建全球供應鏈 依賴國際合作
過去40餘年,全球GDP在扣除通脹後翻了幾番,中國去年的實質GDP,竟是1978年的43倍,就連美國也有2.96倍。很大程度上,這種增長來自同一時期出現的經濟全球一體化:各國通過貿易,可發展出精細的分工協作,一條條效率高超的全球供應鏈被建立,全球生產力得以提振,國與國之間也變得需要互相依存,供應鏈的一個環節出問題,可以使整條供應鏈斷裂,相關行業會立時風雨飄搖。
供應鏈的建立,基於不同國家及企業的比較優勢,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哪一個國家、哪一所企業能佔據某條供應鏈的某個生產環節,必定是有其實力;但光是實力也不足夠,供應商能夠在大家各不相識的環境中協作起來,必須有一套大家信任的市場秩序與法律制度作支撑,倘若大家簽了合約後,仍不能肯定對方會否違約,那麼他們如何敢投資生產?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正是各國政客頭腦發熱,帶頭破壞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規則,生產力必定出大問題。
契約不再可靠 生產成本恐升
有4個原因,這些制裁可能引致經濟的嚴重衰退。第一,契約不再可靠,企業生產一個產品,不敢依靠其他公司的幫助,例如蘋果手機的不同元件,不同的生產過程,都在不同的國家進行,若全球化終結,蘋果便要完全自力更生,整個生產程序「一腳踢」,沒有分工,其效率一定劇跌,成本急升,今天幾千元的一部手機,恐怕要幾萬元才有交易。
第二,在大家失去信任、互相鬥爭而不是互相合作的環境下,全球數以千萬計的生產環節中哪裏出了問題,是很難預測的,其影響亦難以評估。舉個例子,俄羅斯的航空公司原來頗為倚賴租借回來的飛機,而不是自己買下的飛機,歐盟上月下令要歐洲的飛機租貸公司,在3月底前終止所有與俄羅斯的協定,不再向她出租飛機。
但問題立即出現,俄羅斯上空已成其非友好國家的禁飛區,那些歐洲的飛機出租公司就算能在法律上取回飛機,這些飛機也不能起飛返回自己國家,只能困在俄羅斯的機場中,每日繳交昂貴的停泊費,卻又因SWIFT系統不能運作,它們連交停泊費也做不到,可被俄追討欠款;若情勢無突破,這500多部出租飛機可能永遠回不到原來的物主手上。
這些飛機總值估計為120億美元左右,有近半物主在愛爾蘭,當中不少飛機的物主是小公司,損失一、兩架飛機便要破產。俄羅斯是賺了,現時的飛機租借公司則會蒙受巨大損失,而有了這先例,將來其他航空公司再租借飛機時,也要多付租金,以補償風險,額外的租金又會轉嫁到乘客身上,推高通脹,打擊經濟活動。
能源價格高企 或致經濟衰退
第三,制裁中含有不買俄羅斯能源,以德國為例,55%的天然氣、50%的白煤炭、35%的石油皆來自俄羅斯,其他歐洲國家也相差不遠,而其他產油輸出國也無法或不願增產,以填補不買俄羅斯能源的缺口。
能源價格現時已在急升,商業周期理論有指出,能源價格就算上升輕微,在宏觀經濟的環節中也可能造成堵塞,負面效果被大幅擴大,正如病人有時一條血管分支堵塞,也會造成中風,使人一命嗚呼,而能源價格高企則可以造成經濟衰退。
倘專利權淪政治武器 削生產力
第四,西方世界要切斷對俄羅斯的高科技產品供應,俄羅斯指它們違約,所以容許國內企業不用再向這些外國公司繳交專利費。其實省回專利費還只算是小事,大事是理論上俄羅斯可不用再承認這些專利權,西方國家要限制科技出口到俄羅斯,但這可適得其反,既然不承認專利權,俄羅斯大可自由自在、完全不受禁地仿製西方的科技產品。
過去俄羅斯不生產一些西方科技產品,並非其沒有能力去造,而是因為專利權限制了她;至於中國,則仿製能力更強,若有制裁,等同鼓勵中國不用理會專利權,隨便生產。
世界若隨便利用專利權作政治武器,只會導致專利權作廢;沒有專利權去保護及鼓勵創新科技,世界的生產力必定倒退,經濟不出現大衰退,難矣!現時惟有寄望各方談判成功,化解危機。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2年3月18日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cwymark123@yahoo.com.hk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