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有聲專欄】一周圈點:解讀《施政報告》「主動風」 棄短期「派糖」謀長遠布局!

//今年《施政報告》展現出積極有為嘅「主動」思維,將改革理念貫穿全篇!//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9月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題為「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報告全文四萬餘字,內容緊貼世界發展趨勢,其中「人工智能」或「AI」一詞更出現多達70餘次,充分反映港府銳意推動科技創新的決心。

 

不僅如此,整份《施政報告》在多方面也展現出積極有為的「主動」思維與務實進取的「主動」作為,清晰勾勒出香港在新階段的主動發展布局。

 

「主動」思維與作為

 

在發展策略上,今年《施政報告》顯現出「主動引領」的思維,明確指出香港過往較注重「引進來」,未來新機遇將更集中在「走出去」。為此,政府主動整合資源,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以及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涵蓋批地、地價、資助或稅務減免優惠等,吸引高增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落戶香港。

 

在治理體系上,今年《施政報告》也強調「主動革新」,包括首創「部門首長責任制」,設立獨立調查機制強化問責;更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AI效能提升組」,主動統領各部門有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重組流程,提升效能,展現出推動科技革新的主動決心。

 

在發展產業上,今年《施政報告》更強調「主動出擊」,不僅提出訂立專屬法例,突破性地從法律基礎上「加快發展北都」,更主動出擊,提出引進歐洲飛機回收企業、吸引更多國際和內地頂尖藥企落戶、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等具體產業政策,目標明確地為香港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

 

每年的《施政報告》發表,社會輿論往往聚焦於有多少「派糖」措施,「糖分」有多少。今年《施政報告》未選擇以短期「派糖」來博取一時掌聲,反而實實際際,聚焦於結構性改革與可持續發展,力求為香港開拓新的突破點。如今,藍圖已經繪就,真正的關鍵在於後續的執行力、資源的精準調配,以及社會齊心協力應對挑戰的能力,方能將願景一步步轉化為可見的現實!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