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中國發展對美國是機遇 應互相成就
【諸行無常】中國發展對美國是機遇 應互相成就

中美雙方近日恢復高層接觸,繼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馬耳他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會談之後,國家副主席韓正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亦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晤。中美兩國加強對話,雖然有助緩和持續緊張的雙邊關係,但美國必須言行合一,把改善關係的精神落到實處,才能令兩國甚至國際社會受惠。


韓正與布林肯會晤時指出,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是機遇而不是挑戰、是增益而不是風險,雙方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中方對美國的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落實兩國元首峇里會晤的重要共識,採取實際行動,創造有利條件,多做增進了解互信與互利合作的事,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軌道。但美國說一套、做又另外一套的手法,早已令人失去信心。


美西方國家將中國成就視為「原罪」


而王毅早前與沙利文會談時,除了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必須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之外。他更指出,中國的發展有著強大內生動力,是阻擋不了,中國人民正當的發展權利不容剝奪。但美西方國家近幾年來把中國高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視之為中國的「原罪」,不加打壓,無法安心。


就單以中國產製的電動車和車用電池為例,已經引起美西方震驚甚至恐懼,繼而採取措施打壓及進行不對稱競爭。美國將會參與的歐盟成員國領導人會議,將於下月5日在西班牙舉行,商討經濟安全議題,會議的內部文件提出警告,指歐盟到2030年或以前,可能會嚴重依賴中國的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情況如同烏克蘭戰事爆發前,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減低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文件又指歐盟要實現2050年前達至淨零排放的目標,將會令未來幾年鋰電池、燃料電池等需求急增10至30倍,目前主要由中國入口,須探討多元化供應,包括轉向非洲與拉丁美洲尋求供應來源,避免過分依賴中國。而其實除了鋰電池之外,歐洲需求甚殷的產品,例如一些數碼設備包括感測器、無人機、資料儲存裝置及傳輸網路等需求,未來10年也將會大增,部分項目在歐洲的自主供應同樣脆弱,同樣面對要大量依靠中國。


歐洲要擺脫對中國鋰電池依賴 談何容易


中國現時是全球鋰電池最大生產國,處於絕對主導地位,年產值逾萬億元人民幣,佔了全球近70%的市場份額,究其原因,是中國早年已致力於綠色能源開發,產製電池屬深耕細作行業,利潤不高,但在中國企業家和國家政策共同努力下,卻取得驕人成就。歐盟國家現時才驚醒要急追生產車用鋰電池,實屬後知後覺。中國現時已將電池研發的方向聚焦於更環保、原材料來源更廣闊的「納電池」,歐盟要擺脫對中國車用電池的依賴,談何容易。


除了車用電池之外,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更因價廉物美在全球各地大量行銷,卻惹起了歐洲政客的妒忌而借機攻擊中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指出,她正發起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反補貼調查。她在歐洲議會年度演說中表示,全球正充斥著平價的中國電動車,是透過巨額國家補貼令價格被人為壓低,正在扭曲市場。


美國和歐盟國家都有大額退稅的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本地生產的汽車或電池,這其實都是政府補貼的國家行為,美西方國家政客對中國的發展持雙重標準,正是做成東西方衝突的主因。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4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