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美國各行業唔想自慚形穢,唔可以再單靠小動作嚟打擊對手了。//
「如果我們輸了這場競爭,福特再無立足之地。」美國汽車巨頭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日前接受訪問時大讚一位競爭對手,甚至形容這位對手讓他感到「自慚形穢」,提醒美國業界要謙虛學習。法利口中的競爭對手,正是高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佔比持續飆升,增至67.7%。法利指世界上70%的電動車都產自中國,為了深入了解中國新能源車發展,他在過去一年帶領福特汽車團隊,去了六、七趟中國,試駕了多款新車,還帶了幾輛回美進行測試和拆解。
中國汽車智能化令人驚嘆
法利感嘆中國新能源車的成本和質量,遠遠優於他看到的西方汽車,尤其是車載技術令他印象深刻,「上車之後無需配對手機,你的數字生活就能自動同步到車裡,你可以跟一個類似ChatGPT的AI夥伴交流,所有感應支付功能都一應俱全,你可以購買電影票,它還有面部識別功能,因此知道誰坐在哪個位置,以及想看什麼。」
「美國應向中國學習」
法利提醒,美國人沒有意識到中國擁有美國所需的技術,「我們正與中國進行全球競爭,而且不局限於電動汽車領域,我認為我們國家應該更謙遜,認識到他們出色的地方,並向他們學習。」因此,法利認為美國車企應以開放心態和中國合作,比如是在電池方面。
的確,中國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銳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果有目共睹。去年,寧德時代發布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到400公里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的超級增混電池「驍遙」,就有效解決新能源車里程焦慮的痛點,引領行業邁入新時代。
美國政府如果單純以為靠關稅、制裁來壓制他國,就能夠維護自身霸權,最終只會逐步失去核心競爭力,不止是在新能源車行業,在其他行業也勢必失去領先地位。事實證明,中美科技發展差距越來越收窄,美國何不放下稱霸心態,彼此互相交流學習、優勢互補,從而令整個世界都進步呢?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