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會出現雙贏局面,抑是再次倒退至陷於「脫鈎」狀態,目前正處於新的十字路口。據報美國總統拜登最快本周內,宣布取消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的關稅,當中包括服裝和學校用品等消費品,以及啟動一個廣泛框架,允許進口商申請關稅豁免。但另一方面,拜登亦將會宣布對中國產業補貼情況展開新調查,範圍涉及科技等戰略領域。
拜登為緩和國內40多年來最嚴重通貨膨脹,有意取消特朗普時期對中國貨品加徵的關稅措施,但卻舉棋不定,原因是在這個政策上,拜登政府已分裂為兩大陣營,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的一派主張撤銷關稅以助降低通脹;但貿易代表戴琪的另一派則認為削減關稅將減少華府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拜登自陷通脹、選票、貿易戰三難局面
拜登最近幾星期與高級經濟顧問舉行多次會議,探討包括削減或降低部分中國消費品關稅,但同時增加或提高其他中國商品的關稅,白宮寄望以這種「和稀泥」形式的雙軌折衷方案,壓低國內通脹的同時,亦避免令拜登受到太大政治衝擊,原因是拜登核心票倉之一的工會施壓,要求維持對中國貨的關稅,處理不善隨時影響到民主黨四個月後的國會中期選舉成敗,令拜登政府陷於一個通脹、選票與新貿易戰的三難局面。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早已表明,加徵商品關稅沒有戰略意義。耶倫今早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進行視像通話,兩人在通話中就宏觀經濟形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議題務實、坦誠交換了意見,交流富有建設性。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對華加徵關稅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
事實上,美國過去幾年加徵中國產品的關稅,不單無助美中貿易平衡,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更進一步擴大。據中國海關總署今年1月中旬公布的2021年貿易數據顯示,中國自美國進口1795.3億美元,對美國出口5761億美元,對美貿易順差為3965.8億美元,較前年大增25.1%。顯示美國對中國產品仍相當依賴。
美國動輒「懲罰」與「制裁」別國 自食苦果
除此之外,美國單靠取消中國產品關稅,能夠對減緩通脹起多大作用,仍屬未知之數。美國急劇的通脹率很大原因是由於拜登嚴厲經濟制裁俄羅斯,令國際油價大幅波動,雖然原油價格在過去一個月每桶下降約15美元,但油價未減,拜登在社交平台發文,要求油商即時減價,白宮亦批評油公司「加快減慢」 ,但電子商貿巨擘亞馬遜的創辦人貝索斯卻駁斥說:「如果不是直接誤導,就是對市場基本運作有極深的誤解。」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亦警告,世界重新分隔為互相競爭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陣營,以至「逆全球化」的發展,會降低生產力和經濟增長,形容目前周遭充滿強烈推升通脹的力量,以及實際高通脹的環境。美國動輒對別國施加「懲罰」與「制裁」,令全球飽受通脹拖累,美國也自食其一手做成的苦果。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龍:dragon:的傳人
2年前+85298****49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