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章】山裡的神奇學校
【獨家文章】山裡的神奇學校

昨天升中派位放榜,又是學子和家長的悲喜時刻,91%學生獲派首三志願,即是說,有9%學生要接受命運,或者開始叩門,希望考進各自心目中的「好學校」。


其實,怎樣才算「好學校」呢?Band 1?英語教學?入大率高?還是一說出來名字響噹噹的傳統名校?見仁見智。在我看來,一所能讓學生有所改變、能教學生活出自信、能做到有教無類,無論它是什麼banding,都是好學校。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間化腐朽為神奇、位於大澳的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筏可」是大嶼山寶蓮襌寺興辦的學校,「筏可」就是寶蓮禪寺第二代方丈筏可大和尚的法號。如同佛門為所有眾生而開,「筏可」的校門也從不揀擇,有教無類,沒有門檻,所以,他們的學生不單有不同國籍,更有不少來自問題家庭,或是邊緣少年、黑社會分子、甚至是坐完牢出來想再讀書的年青人。


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學生,先天性就輸在起跑線,但校長惲福龍卻不信命,他信天生我才,他在一個訪問中說過:「鬥成績我們一定鬥不過拔萃、喇沙,所以我要發掘學生其他方面的潛能。」


十多年不懈努力,惲校長及教師團隊終於成功帶領學生闖出生天。


今年5月,京士柏欖球場的草地上,上演了一幕戰勝不可能。那是中學校際七人欖球賽男子乙組的賽事,來自全港中學的欖球隊經過一輪比拚,晉身最後四強的是:拔萃、喇沙、聖若瑟和筏可。


如同電影勵志片劇情,站在三隊名校身旁的筏可欖球隊,名副其實是雜牌軍,最初是幾個同學說想組支欖球隊參加學界七人欖球賽,於是左拉右拼湊夠八個人膽粗粗出賽,誰知一路打下來,先是贏了新界區冠軍,再打出市區,與港島及九龍的學校對壘。


最後四強,三間是傳統名校,人家人強馬壯,每隊至少十來廿個球員,不斷替換。筏可卻只有可憐的八個人,七人欖球,只得一個替補,球員大部分時間都是由頭打到尾。


多虧平日校長老師常帶學生跑山、跑馬拉松、玩毅行者,練就這班孩子的超班體能和頑強鬥志,結果這隊山裡來的Band 3中學,竟在校際賽勇奪全港冠軍,正如校長預言,我們的孩子,成績鬥不過拔萃喇沙,但其他能力可以。


欖球之外,龍舟也不弱,今年的學界龍舟錦標賽男子組小龍賽事,筏可在15隊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僅輸給拔萃,拿了個亞軍。


這隊八人小艇成員,其實只得六人懂扒龍舟,一人是臨時拉夫,再找個女同學來打鼓,又是一隊雜牌軍,又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如果說,痙攣跑手蘇樺偉是他媽媽眼中的神奇小子,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就是惲福龍校長手中的神奇學校。


十四年前,惲校長放棄大學教授的優差,減薪兩萬來到偏遠的大嶼山,教育這些被社會遺忘甚至遺棄的孩子。


十四年後,樹上果實纍纍了,教育的最重要目的,是讓人改變,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而更重要,是有人願意嘗試和開始。


圖片來源: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提供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60
好正
15
心心眼
3
好好笑
5
令人傷心
4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