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走出去」機遇與挑戰並存
中國高鐵「走出去」機遇與挑戰並存

中國是全球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2015年底總運營里程達到了1.9萬公里。中國高鐵已成為「中國製造」的新名片,在高鐵設計、施工、裝備等方面,中國擁有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同時,國際高鐵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中國高鐵「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2009年啟動的高鐵「走出去」戰略,計劃打造包括歐亞、中亞以及泛亞3條鐵路網,加強整個歐亞大陸在交通運輸層面的互聯互通。目前,在「一帶一路」戰略之下,中國更加積極地向外輸出優質的高鐵產品和工程技術,與包括亞、歐、美多個地區的國家進行合作。

然而,中國高鐵「走出去」不單涉及產品和技術的輸出,還需應對地緣政治等諸多因素帶來的挑戰。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泰鐵路合作。該鐵路是泛亞鐵路網的重要一環,向北連接寮國永珍直達昆明,向南可直達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然而,該合作項目的推進可謂一波三折。

2014年兩國曾經簽署的「高鐵換大米」協議被新上台的泰國軍政府擱置,2015年中泰雙方重啟談判,近日泰方又因不滿中國提供的貸款利率,突然宣布將自籌項目資金,項目里程也將縮短近2/3。而日本為加強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亦與中國積極爭奪在東南亞地區的高鐵建設項目。

地緣政治問題是影響「一帶一路」戰略下跨國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與斯里蘭卡在科倫坡港的合作項目,亦曾因去年親中總統的敗選而遭叫停,但最近因為國內財困,斯國新總統又不得不訪問中國對華示好。而印度國內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通過進駐印度洋的多個港口,有意打造印度洋「珍珠鏈」,企圖制衡印度的崛起。

事實上,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及相關的對外合作,均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之上。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很多國家極需新的經濟增長點,世界經濟亦需新的經濟火車頭來帶動。中國借此機會,將有利於眾多國家的戰略、政策融入到「一帶一路」概念中。今天中國雖然是「一帶一路」的火車頭,但與其他各國均是對等的而非支配的關係,力求參與各方平等共贏,共用繁榮。因此,中國應積極傳達開放共贏的合作理念,通過充分的溝通塑造互信的合作氛圍。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6年4月15日

原圖:chinacnr.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