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有聲專欄】一周圈點:記協主席鄭嘉如被美國公司解僱 外國勢力竟想怪罪特區政府?

//記協臭名遠播,連《華爾街日報》都害怕,雖然這份反華報章也不是什麼公立持平的媒體,但顯然他們也不想與記協扯上關係。//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鄭嘉如上任不足一個月,就被自己任職的《華爾街日報》解僱。據鄭嘉如透露,她在記協執委會選舉前夕,上司曾要求她退選及辭任執委,認為記協的崗位與記者職位無法共存。原來,連《華爾街日報》都害怕與記協扯上關係,而號稱支持新聞自由的《華爾街日報》,也有「不自由」的時候。


鄭嘉如表示,上司認為,如果公司報道關於香港「新聞自由」的新聞,例如關於傳媒的審訊,她的記協主席身份會與工作有衝突,之後在她上任後,公司不再理會她上報的題材,直到日前《華爾街日報》駐倫敦的國際版主編來港,直接通知鄭嘉如,因為公司職位重組而將她解僱。


外國勢力竟怪罪特區政府


但最令人摸不著頭腦是,鄭嘉如被解僱後,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無國界記者等外國勢力,居然說這件事會令香港新聞自由惡化,暗示《華爾街日報》配合特區政府打壓鄭嘉如。眾所周知,《華爾街日報》以及其母公司「道瓊斯」都是美國公司,來港解僱鄭嘉如的上司也不是香港人,而《華爾街日報》今年5月也將總部遷到新加坡。


在這個情況下,也可以怪罪香港,證明這些外國勢力無時無刻都想用藉口抹黑香港,這宗純粹是《華爾街日報》的內部事務,都解讀成特區政府施壓,原來特區政府有如此大的能力,可以向一間在新加坡的美國公司施壓。


記協臭名遠播連《華爾街日報》都怕了


倒不如說,作為一個反中亂港的政治組織,記協早已臭名遠播,2019年記協「元老」麥燕庭,聯同李柱銘等亂港頭目赴美國和加拿大「告洋狀」,抹黑修訂《逃犯條例》。在反修例風波中,記協更縱容「假記者」妨礙警方執法。自2021年起出任記協主席的陳朗昇,亦曾因拒絕向警察出示身份證及大吵大鬧,被法院裁定「阻差辦公」罪名成立,判囚5日。


如今連《華爾街日報》都怕了,不想與記協扯上關係。雖然這份立場反華的美國媒體也不會有什麼公立持平,但總不能任由員工打著自己公司的旗號,加入這個政治組織而不理。


與其說今次事件會損害香港新聞自由,不如說讓大家看清《華爾街日報》的虛偽,如何打壓香港記者,以及記協如何沒有代表性和認受性,最終連主席落得個「炒魷」下場。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6
好正
2
心心眼
4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