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不斷有新的突破,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和技術變革的主導力量。本月初於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有不少篇幅提及數字經濟,為了讓港人更好地了解數字經濟對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和香港的重要性,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基金會、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香港齊心基金會、大灣區央企聯盟今日(25日)聯合主辦「兩會歸來看數字經濟」研討會,圈傳媒則為媒體夥伴。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擔任研討會的星級分享嘉賓,他毫不諱言本港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講很多」,但目前為止仍「未有苗頭、沒有動靜」。他認為必須集中力量,去辦一兩件跟發展或孕育數字經濟相關的事情,「香港有能力、懂得做,要咬緊牙根,抓緊一兩個方向,希望一兩年、兩三年後,能有一些成果出來。」
梁振英:將機遇化為成果
在今屆全國兩會期間,「數字經濟」成為人大代表議案、政協委員提案中的熱門詞彙。梁振英在開幕詞中指出,從全國兩會歸來,社會各界在學習兩會精神的同時,其實有很多實務性工作,需要香港各界別人士深入研究,希望做到「知行合一」,再「知而行之」。今日的研討會主是「數字經濟」,就是希望讓大家在了解國家與數字經濟相關的大政方針之後,能夠身體力行,掌握機遇並將機遇轉化為國家與香港數字經濟發展的成果。
梁振英拿起從全國兩會帶回來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國家「數字經濟不斷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而且「所有地級市實現千兆光網覆蓋,所有行政村實現通寬帶(broadband)」。他強調,兩會文件的內容非常豐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是「虛的口號」,希望本港各行各業、業界朋友、翹楚精英能夠多學習兩會文件,身體力行,將機遇化為成果。
CY倡內地基建在港上市做REITs吸外國資金
在答問環節中,梁振英表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然性與需要,已經說了很多,但是「如何做」就說得比較少,因為「如何做」是最艱難的一環,而思考了「如何做」之後,便「要去做」,這是更艱難的一環,「開研討會很容易,寫揮春很容易,『一本萬利』、『生意興隆』,但如何做到『一本萬利』、如何做到『生意興隆』,就要去做出來。」
他指出,兩會前兩會後是分界線,兩會之前的事情已經是過去了的事情,如今兩會已經有一些文件將國家在數字經濟方面想做的內容都已經是聚焦起來,因此香港要趕緊身體力行。
對於本港發展數字經濟,梁振英提到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並分享早前到訪福州時參觀了別人在做數據中心的REITs。他認為,在內地做REITs只是收內地的錢,而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可以像當年青島啤酒來港上市一樣,將內地的數據中心以及類似的基礎建設,利用香港平台上市,進而使用外國的資金,意義就很不一樣,「這個工作需要咬緊牙根去做,最少做一兩年才可以!」
梁振英表示,數字經濟範疇非常大,但香港這個地方小,所以不管本領有多大、發展水平多高,都不應該分散力量,「廣東話說撒芝麻、普通話說『撒胡椒面』」,也就是說必須集中力量發量。他寄語香港必須搞清楚未來3至5年,發展哪些數字經濟範疇,並要從速設計好戰略,提供發展步驟,以便集中資金、人才等力量,否則「什麽都想做到,最後什麽都做不成」。
數據安全方面,梁振英表示,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國家發展數字經濟,香港和內地之間的數據流通非常重要,而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轄下的一個數據小組,此前受北京方面委託,針對數據流通與安全,進行了一個為期7個月的研究,結論是兩者是有辦法取得平衡。他又特別提到,近日英美等西方國家不斷針對TikTok提供的服務,在私隱和數據安全問題上做文章,完全是政治上別有用心。
楊德斌:得數據者得天下
在分享環節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引述《經濟學人》2017年一篇報道指,「數據已取代石油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資源」,強調在今天的世界「得數據者得天下」,又指數字經濟已被定性為國家戰略。在剛獲通過不久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特別提出了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楊德斌認為,這有利國家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作為一個國家戰略和一個戰略資源,我們必須有一個更高的統籌機構,所以組建國家數據局,是有效去統籌和促進數據發展,把數據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戰略目標。」
楊德斌強調,數字經濟是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換道超車」的寶貴機遇,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體現。
余曉暉:數字貿易乃重要方向
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通過視頻分享,新形勢下的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之路。他認為數字經濟改變了現時的貿易形態,社會已經進入一個數字貿易時代。包括貿易方式的數位化,比如典型像電子商務;貿易對象的數位化,比如雲計算服務。
余曉輝表示,數字貿易時代的出現令貿易規則要做數位化轉型,形成很多新的業態,比如數字市場開放、數字稅、數字貿易的便利化、數字技術標準等。對中國以至全球,數字貿易是一個新的話題,同時也是數字經濟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車品覺:香港有條件成國際數據港
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副會長兼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總監車品覺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貿易中心,國際上的數據流通是生意往來的基礎。這給香港一個很好的條件成為國際的數據港,然而數字安全上的能力也因此特別受關注,所以如何借力國內的數據安全經濟經驗、引領全新的數據流通規則是一個絕佳的機遇。
車品覺強調,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能有很多貢獻,特別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香港可以作為切入點,走國際路線,從而貢獻國家。
董坤磊:數字經濟是本港探索發展新路線
大灣區中央企業數字化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央企業數字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董坤磊提醒,香港需要加快步伐,乘上國家發展數字經濟的東風。他表示,數字經濟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探索發展的新路線。從過去的原來定位叫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以及離岸的相關風險管理中心、法律中心和服務向高端自動化轉型,香港也重新進行了新的定位,叫借力打力,創新發展,提出要提升為國際航空樞紐,構建三個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的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中心,這也是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依靠內地,背靠內地,推進香港的國際科技創新迎來了最好的新的時機。
董坤磊指出,國家在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數字設施、數字治理層中已有全面規劃,同時香港也制定了「智慧香港」,包括「智慧香港城市藍圖2.0」。他認為,兩邊角色角度不一樣的,有不同視角,所以雙方能互相借鑑各自的優勢,構建新型的數字經濟在港應用。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