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論壇暨大灣區(南沙)國際傳播中心啟用儀式,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4周年之際在廣州南沙舉行。會上進行了入駐儀式,包括圈傳媒在內,首批32家媒體正式入駐大灣區(南沙)國際傳播中心,為說好灣區故事、說好中國故事貢獻力量。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以視像發言,鼓勵各界合力展現中國人可信可愛可敬形象,就二十大對國際傳播工作戰略部署,及如何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他提出3點建議:闡釋好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意義;講述好大灣區建設的生動實踐,例如以民生故事切入,展現灣區經濟發展為民眾生活帶來新機遇;及運用好各種國際傳播渠道手段,借助外媒講好灣區故事。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機關黨委書記陸彩榮認為,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充分認識大灣區國際傳播,對講好中國現代化故事有重要意義,他認為需要持續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組織內容生動的媒體報道。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指出,要展現新時代的中國風貌,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他提到,當前算法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術在媒體傳播中的廣泛應用,為中國國際傳播迎來重要機遇。
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新山表示,將大力弘揚粵劇粵曲、廣東音樂、嶺南畫派、黃浦美食等特色品牌,推動嶺南文化走出去,讓世界感受和關心嶺南文化。亦要充分發揮廣州開放之城的資源優勢,與國內外各界攜手,用廣州人脈服務灣區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把灣區故事傳播到五湖四海。
廣州市南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勇介紹指,今天正式啓用的大灣區(南沙)國際傳播中心按照共享理念內設新聞發布廳、專訪室、直播室、會議室、常駐記者辦公室、共享辦公區域等功能空間,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他提到,要將傳播中心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共識、分享智慧的綜合平台,以各級各類媒體為渠道,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精準地推動國際傳播「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
在分享環節,不少專家亦分享了對國際傳播的見解,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教授胡正榮提出,要加速打造自主可控的全媒體自有平台,面向世界、服務大灣區,不受制於外國的平台限流等影響。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廣東總站黨委書記、副站長肖振生特別提到,說故事的技巧,要考慮讀者受眾的本位,激發他們對資訊的興趣和需求;另外,國際宣傳要有真實感、立體感,豐富報道的靈魂。
據悉,大灣區(南沙)國際傳播中心按照共享理念,內設新聞發布廳、專訪室、直播室、會議室、常駐記者辦公室、共享辦公區域等功能空間,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在服務媒體內容生產、凝聚媒體主流價值、發揮媒體專業特長上持續發力。圈傳媒成為首批入駐媒體,32家入駐的國內外主流媒體機構,包括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人民日報、南方日報,另外還有TVB、大公文匯等8家港澳媒體及2家境外媒體。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傳播研究院、南方輿情數據研究院等平台也將入駐中心。共同構建起協同聯動、高效運轉的國際傳播媒體矩陣,為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宣旗艦」提供有力支撐。
其中,圈傳媒是「香港齊心基金會」轄下智庫型媒體,為香港註冊的傳媒機構,亦是政府新聞處認可的網媒。一直致力發展及建立健康的輿論平台,堅守「忠於事實丶理性求真」的原則,希望促進意見領袖及有志建設社會人士據理發聲,提供更多有利社會發展的建議及政策倡議,以助下一代掌握更佳成長機遇。
圈傳媒旗下有多個新媒體平台,內容多元化,提供時政新聞丶社會熱話、青年發展資訊、國家發展快訊、歷史教育、法治知識等。當中,旗艦網絡平台-《港人講地》,跨平台粉絲近逾100萬人,更晉身YouTube 10大香港時政平台,並獲頒「香港地品牌大獎」的殊榮。另外,《史檔》、《K2秀》、《法治教室》及《蛋散台》等網上平台也得到各界支持,贏得口碑。
圖片來源:大會提供相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