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的「童樂居」去年12月中被揭員工涉虐兒,至今已有23名院舍員工被捕,受害幼兒累積至39人,事件震驚全港。由香港保護兒童會執行委員會委任成立的獨立檢討委員會,早前向政府提交中期檢討報告,報告內容近日曝光。
長達84頁的中期檢討報告,披露了獨立檢討委員會與香港保護兒童會、「童樂居」管理層會面的內容。現已辭任保兒會總幹事的蔡蘇淑賢向委員會承認,甚少到訪「童樂居」,更從無翻看「童樂居」閉路電視片段,不知道「童樂居」發生虐兒事件,而在「童樂居」虐兒事件曝光後,她才向社署保證會增加到訪「童樂居」次數。她亦指,未曾與「童樂居」的幼兒工作員有直接交流,認同管理層欠缺監督技巧。
蔡蘇淑賢又稱,疫情下,原本負責監督的幼兒工作主任需要兼顧額外工作,未能專注監督工作,而義工在疫情下亦暫停到訪,減少義工留意院舍情況的機會,亦增加員工的工作量。她亦了解到,工作人員應對幼兒頑皮的行為時,會難以判斷處理手法是否可以接受。她對「童樂居」幼兒工作員未有匯報懷疑虐兒事件感到意外,因為他們全具備專業資格,而具備專業資格的人遇到懷疑虐兒事件應當匯報。
報告披露,事件被揭發後,香港保護兒童會聘用風險管理專家SVA翻看了「童樂居」918小時閉路電視片段,發現了82次可疑事件,55宗被界定為「紅色」級別、即被識別為虐待事件,當中40宗在「童樂居」二樓發生,事發地點遍布幼童寢室、活動室及遊樂區;另有15宗發生在「童樂居」三樓,主要涉及幼童寢室。SVA揭發至少8種懷疑虐待行為,包括:抽住幼童衣領,將幼童抬起再拋到軟墊上、扭耳仔、掌摑、大力搖晃幼童、掟去護墊牆、將剛睡醒及站起幼童推低及手指戳臉等。
委員會認為「童樂居」欠缺全面監督制度,管理層可能擔心人手流失,只是向工作員提供溫和的工作提示,鮮有提及可能出現的紀律問題,管理層亦未有及時介入工作員的不當行為。雖然保護兒童會的文件列明,院舍裝設閉路電視的目的之一,就是監察服務質素,但最終無人翻看片段,令閉路電視形同虛設。委員會形容「童樂居」的虐兒情況是「破窗效應」,當工作環境縱容虐兒行為,更嚴重的行為可能會滋生。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家彪指,報告內容令人不安和憤怒,希望委員會可再開會跟進事件。
圖片來源: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