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主辦的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今日(21日)下午舉行功能界別商界(第二)選舉論壇,兩位候選人出席,分別為P1號候選人、董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姚祖輝 ,及P2號候選人、公司董事、報稱無政治聯繫的王紹基。雙方圍繞企業轉型、國際調解、無障礙建設、生育率提升、ESG發展及大灣區合作等議題深入探討,為香港商界發展與城市建設提出具體建議。

在個人及政綱介紹環節,P1號姚祖輝表示,他以「傾心盡力,貢獻工商」作為參選綱領,其政綱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包括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振興本地市場,發掘新增長點;深化內聯外通,構建「引進來、走出去」雙向平台。他又以自己的經歷舉例,表示計劃今年開始帶領任職的企業進行第四次轉型,冀香港產業能够實現智能化,將香港工人從普通機械調教員轉變為人工智能領航員。

P2號王紹基表示,自己八年來投身商會工作,感受到愛國商會的傳承,深刻體會到商會在香港繁榮穩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以「傳承根基,創新致遠」作為參選綱領,其政綱主要有五點:協助企業出海落地,支持香港提升國際影響力;配合吸引國際創新資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優化營商環境,協助企業專注發展;促進國際商界交流,助力講好國家和香港故事;關懷社會民生,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在必答環節中,主持人圍繞「國際調解院落地香港的機遇」、「無障礙設施普及化」、「提升市民生育意願」三大核心議題提問,兩位候選人按順序作答。
對於如何把握國際調解院落地香港的機遇,P1號姚祖輝表示,國際調解院的成立能助推香港會展業、旅遊業的發展,亦能推動知識產權相關業務的拓展。他建議香港要做「超級增值人」,政府應整合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在高校加強相關法律研究,引入科技元素優化調解服務,同時留住專業人才。他希望香港從「調解參與者」升級為「國際和事佬」,亦能實現「和氣生財」,進一步帶動會展、旅遊等產業發展。
P2號王紹基則指,國際調解院落戶是中央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與爭議解決中心的重要部署,能直接提升香港的國際法治樞紐地位,吸引更多國際企業來港處理跨境糾紛、設立區域總部,繼而推動高端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業發展。他認為香港配合國家「十五五」規劃,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事爭議處理平台建設,發揮香港在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方面的獨特優勢,進一步鞏固其國際地位。
至於如何提升市民生育意願的問題,P1號姚祖輝提出三項短期措施與兩項長期規劃:短期方面,保障港人子女大學就學名額、將外傭僱傭費用納入薪俸稅扣稅項目、減免年輕人首次置業印花稅或允許用強積金作首期;長期則計劃培育科技行業,引進內地與國際頭部企業,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以產業發展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P2號王紹基建議政府加強與國家人口政策協同,提高生育補助、優化稅務減免;同時推動商界推行彈性工作安排與在家工作等措施,保障女性生育前後的職位穩定,杜絕就業歧視。他強調,生育率提升關係香港勞動力結構與社會長遠發展,需要政府、企業與社會共同努力,營造「願生育、敢生育」的環境。
抽籤回答環節聚焦「商界企業承擔社會責任」、「ESG在香港的發展」、「國際商貿樞紐強化」、「企業數位轉型」「一帶一路市場拓展」、「大灣區參與共融」六大主題,兩位候選人分三輪抽取問題,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具體策略。
P1號姚祖輝認為,當前國際競爭已進入「城市群對決」階段,香港需與深圳緊密聯動、優勢互補。他以嶺南大學為例,該校地處屯門,是「離深圳南山高科技中心最近的香港高校」,可憑藉地理優勢吸引大灣區科技人才,推動高校科研與產業需求對接。他建議香港企業與高校主動擁抱科技,例如嶺南大學要求學生必修人工智能課程、教授做研究時須融入人工智能元素。他強調,只要香港把握大灣區機遇,借助國家支持,必能在城市群競爭中脫穎而出。
P2號王紹基指出,長期以來香港以「超級聯繫人」角色自豪,但如今香港更要做「超級增值人」,應該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把握國家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面對中東、中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政府和商界可以將香港「中西交融」的角色和地位推廣出去,並以商界的成功例子講述香港如何協助國家「走出去」。他又提出,商界、商會應充當「民間大使」,以企業合作來講故事,以企業文化的傳播來講好香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