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今個月內向國會發表「應對中國崛起」的國家安全政策,這份所謂的國安政策,本來就是建基於拜登政府今年2月公布的首份印太戰略報告,但由於發生了俄烏戰事,美國繼之採取串同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經濟制裁、和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援助的應對策略,令俄羅斯無法於短期內取得戰爭優勢,因此布林肯的國安政策報告,已篤定將對付俄羅斯的經驗,納入針對中國的政策之中。
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指出,美英高層官員曾於今年3月舉行印太戰略會談,會上討論了如何更緊密合作降低大陸以武力統一台灣的風險,並首度探討一旦發生台海衝突的應變計劃,會議上美方表明希望與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盟友加強合作,讓各國意識到北京對台灣的態度越趨強硬,並且更討論若美國為了台灣與大陸開戰,英國將扮演什麼角色,完全是西方國家應對俄烏戰爭手法的翻版。
美擬拉攏歐盟共同應對中國崛起
在全球策略上一直死抱冷戰思維的美國總統拜登,本月下旬將首度訪問南韓和日本,並會在東京召開針對中國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會議,「應對中國崛起」國安政策,必成會談重點。共和黨人多次批評拜登政府上任一年多來缺乏完整全面的中國政策,但拜登在俄烏戰爭中採取了他自認是十分成功的戰略,就是美國不必派出一兵一卒,只透過軍事援助烏克蘭,便可收到打壓俄羅斯的效果;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忽然率領國會議員訪問團走訪基輔,令拜登更深信他的「戰略」行得通。
華盛頓當局的主觀願望,是俄軍入侵烏克蘭的戰事一旦曠日持久,俄羅斯必然會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沼,最終導致國庫空虛,民心散渙。但對美國來說,情況也沒太大分別,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37億美元的武器援助,拜登上周再要求國會批准向烏克蘭撥款330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及人道支援,別國打仗,美國人民掏腰包,這條帳甚至可能是無底洞,加快印鈔只會增加美國人民的負擔,美國民眾願意嗎?況且美國對烏的武器援助,運抵一批就被俄軍導彈炸掉一批,軍援與「擔沙塞海」無異,犧牲的,都是烏克蘭軍民。
取消對台軍售出於親疏有別?
美國曾揚言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力,可以同一時間應付兩個區域大戰,但竟因急於向烏克蘭提供軍援,而無法向台灣「兌現」已批出價值7.5億美元的40輛新型M109A6自走炮軍售,這一事態發展釋出了多重信號:美國的武器生產力並不如所說的強大;美國對烏克蘭人更有「切膚之痛」的感覺,始終白種人與黃皮膚的台灣謀獨分子是親疏有別;美國與民進黨吹噓的「大陸攻台」之說,根本就不是「燃眉之急」。
美國在歐洲煽風點火,引燃了俄烏戰爭,令北約與俄羅斯劍拔弩張,而在亞洲,拜登又躍躍欲試挑起對中國的仇恨。必須指出,美國對中國的挑釁,發展到極至地步時,不是美國加大力度印鈔票便可解決的問題。
原圖:拜登Fb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85294****27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