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焦點短打】EP759:特朗普再掀貿易戰燒到香港 最終美國人得不償失

//美國對中國及香港特區加徵關稅,美國人民根本不會受益。//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美國本月4日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同樣適用於香港特區,貿易戰正式燒到香港,美國更取消了以往價值800美元以下商品可以豁免關稅的措施,導致美國郵政區要一度停收內地及香港的包裹。美國再次掀起關稅戰,很明顯這不能帶給美國人任何得益,相反是損人不利己。


特朗普一直聲稱,關稅是促進美國經濟增長、保護就業和提高稅收收入的手段,又跟美國人說,關稅不會是他們要去負擔的成本,而是由其他國家承擔的成本。但事實又是如何呢?


預計美國通脹會上升


根據美國稅務基金會統計,多間銀行及評級機構預測,美國加徵關稅並遭他國報復的情況下,將導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下降,其中穆迪估計未來美國GDP最高會跌3.61%,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推算會跌0.6%。芝加哥聯儲銀行總裁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表示,持續、大規模的加徵關稅可能會再次造成供應鏈中斷,並推高通脹,警告忽視關稅對通脹的潛在影響將是一個錯誤。有投資管理公司估計,美國通脹可能上升1%,羊毛出自羊身上,這些後果又怎可能不會由美國人去承擔呢?


最直接對美國人的衝擊,就是美國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商品可以豁免關稅的措施。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適用於豁免關稅的貨物數量增長超過600%。從2015財政年度約1.39億件增加到2023年度的超過10億件,2024年度更是預計將突破13.6億件,證明不少美國人已經改變了生活習慣,喜歡透過網購從中國電商公司購買又便宜又好用的商品,現時這些都要加徵關稅10%,但真的會令美國人改變消費習慣?還是只是增加他們的生活成本呢?


而作為美國人另一個非常依賴的生活工具,汽車受關稅的影響亦非常大。雖然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很少,但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每年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件約價值150億至200億美元,而且中國是全球儲能電池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怎樣,美國人購買汽車或電動車的成本,肯定提高不少。有汽車製造商表明會把關稅負擔,轉嫁給買家。


美國消費者為關稅「埋單」


其實這些都是有先例可遵循,例如在2018年,當時正值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特朗普亦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結果洗衣機的價格上升約12%,相當於每台貴了86美元,美國消費者每年要支付約15億美元。


所以特朗普指關稅有利美國人,確實如此嗎?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算,特朗普的新關稅計劃將會導致美國人收入下降,其中影響最大為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下降幅度約為4%,而收入最高的五分一人亦會下降約2%。


不單止收入下降,而且生活成本上升,對於美國人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尤其是美國正受通脹影響,不少美國人已經苦不堪言,但特朗普仍然要打貿易戰,究竟什麼人會得益呢?自然是美國大財團會得益,因為外地產品價格上升,美國人自然被迫購買本地產品,所以,得益還只是大商人,普通人根本無法受惠,這都只是特朗普的謊言,但不幸很多美國人相信了,甚至投票給他。


另外,不要以為貿易戰離香港很遠,現時香港的商品同樣被加徵關稅,這場戰爭已經殺到埋身。不過特區政府指出,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但相反,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佔總出口量很低,在2023年只佔總出口量0.1%。港府發言人亦表明會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包括循世貿組織途徑,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所以,美國對中國及香港特區加徵關稅,美國人民根本不會受益,相反是他們付出代價。正如丘應樺所說,貿易戰沒有贏家。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2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