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906:「借殼辦學」揭人口政策不善遺留問題多 政府應更嚴厲審視人才政策

//正是大量「雙非學童」的存在,吸引到教育機構「鑽空子、找漏洞」來牟利,政府就先不要製造「漏洞」。//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港人講地》直播


近日有兩間中學涉嫌「借殼辦學」而遭到教育局取消註冊,更有傳媒報道,一間受政府資助的中學,同樣捲入「借殼」疑雲。這種「借殼辦學」亂象,其實與早前遭教育局禁止的「考試移民」一樣,同樣是由於人口政策遺留下來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已經擾亂了香港的教育政策。


「借殼辦學」源於人口政策不善


近日所說的「借殼辦學」,就是有內地的教育機構,借香港辦學團體的名義在內地來招募學生,這些學生都不在港上課,有一些甚至是「雙重學籍」,最終目的是參加香港的DSE考試,然後升讀大學。


就以被教育局取消註冊的私校一諾中學(九龍塘)為例,這間學校的一名姓傅的中三學生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奪得金牌,教育局發出新聞稿祝賀,但同一日,深圳高級中學同樣指,就讀這間學校的高一學生傅同學奪得金牌,即是這名學生涉嫌同時在香港及內地就讀中學,而香港的《教育條例》是禁止「雙重學籍」。


後來一諾中學校長祁文迪接受訪問指,傅同學是「雙非兒童」,即是他有香港永居身份,但他的父母沒有。祁文迪又表示,傅同學去年3月轉學一諾,而該校全學年有過百名學生。不過,這說法充滿疑點,深圳高級中學是深圳的頂級中學,而一諾在香港就名不經傳,因此可以合理懷疑,傅同學就是掛名香港,實際在深圳上學的學生。


傅同學事件揭露出來的,正正就是人口政策一旦處理不善,就會引發問題。香港在2012年底宣布推行「零雙非政策」,2013年起不接受內地「雙非」孕婦在港分娩。但根據數據顯示,單單在11年及12年這兩年,合共就有超過6萬名「雙非」嬰兒出生,佔每年總新生嬰兒近40%,現時這些「雙非嬰兒」已經準備高中、大學,但香港每年只有1萬5千個大學一年級學位,而這些人幾時來到香港讀書,我們無所得知。


人才政策不能被濫用


再加上香港近年的「高才通」,進一步衝擊香港的人口結構。根據政府資料指,單是在2022年開始的「高才通」,就有超過8萬人來港。當然,不少人懷疑這8萬人有多少有「真正來港」,不過,今年DSE以自修生報考的學生多了2000人,相信有不少是屬於「高才」的受養子女,或者一直在內地讀書的「雙非學童」,亦引發教育局要急急採取措施,必須在香港住滿兩年才可獲資助學位。


然而,人口結構大改變引伸出來的教育問題,只是整體問題的「冰山一角」,再接下來就是醫療問題、房屋問題,一旦處理不當,恐怕社會又再陷入內耗的惡性循環當中。因此人口政策必須嚴厲把控,尤其近年實施的人才政策,這些高才居港滿7年後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即使他們7年返回內地或到其他地方發展,他們在內地或外國出生的中國籍子女都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而這些取後永居的「高才」退休後會否來香港養老呢?政府應該如何部署各種政策呢?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年的「雙非爭議」源於回歸初期對法律理解的誤差,而正正是大量「雙非學童」的存在,而吸引到有教育機構「鑽空子、找漏洞」來牟利,所以,政府要做的,就是先不要製造「漏洞」,理應重新嚴厲審核所有人才政策,以免再次出現政治問題。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