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945:超級黃金周百萬旅客用腳投票 香港「旅遊之都」魅力不減!

//香港以國際「盛事之都」的開放姿態,接待了數以百萬計的旅客。//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國慶中秋超級黃金周假期在近日展開,連日來,香港以國際「盛事之都」的開放姿態,接待了數以百萬計的旅客。然而,在迎接八方客的同時,一系列新現象、新挑戰也隨之浮現,十分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先看看今年超級黃金周假期,香港到底有多熱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其網誌發表文章表示,黃金周首四天,內地訪港旅客達87.7萬人次,較去年上升超過7%,而海外旅客亦有約12.6萬人,按年升超過30%。入境處的數字則顯示,截至10月5日晚上,黃金周訪港內地旅客已經突破一百萬人次。另外,八成受訪零售業界預期,今年黃金周生意額將錄得增長,部分更估計可以有雙位數的增幅。


新舊景點人山人海


連日來,在中環碼頭、尖沙咀海濱等傳統旅遊景點,旅客人頭湧湧,排起長隊的不只是尖沙咀廣東道名店外,還有山頂纜車、開篷觀光巴士的站頭,但在職員的引導之下,秩序井然。至於10月1日晚的國慶煙花匯演,維多利亞港兩岸共有超過34.4萬人觀賞煙花,在警方的人群管理措施及特別交通安排下,活動結束後人流高效、有序散去。這些成果,都是得益於政府的提早部署及跨部門合作。


除了傳統景區,不少貼近港人生活的街坊小店或街道,或是電影、電視劇的取景地,也受遊客青睞,比如位於大坑的炳記茶檔、油麻地警署、西環堅尼地城海旁,旅客同樣絡繹不絕。


另一方面,從官方到民間的各類特別優惠、免費節目,也是香港獲讚的另一重要原因。巨型「紫霞仙子」花燈現身西九文化區海旁、國慶節當天免費乘搭天星小輪往返尖沙咀和中環、大坑舞火龍、中秋節免費坐電車和輕鐵,受惠的何止旅客,香港市民都受惠!


強化生態遊宣傳教育


至於在深度遊、生態遊成為新趨勢的背景下,西貢一躍成為內地旅客的熱門之選。其中,西貢地質公園「橋咀島」據報在黃金周首日,就有逾四千遊客「登島」。然而,人流湧來之際,一些不文明行為也隨之浮現,亂拋垃圾、違法生火、隨意採挖海星海膽,甚至有人在珊瑚區浮潛「踩珊瑚」。


相關照片、畫面一經傳播後,當然惹來批評,但我們「鬧還鬧」,還是要客觀理性反思,不宜簡單把責任歸咎於某一旅客群體,而應聚焦如何從根源上防範問題再次發生。一方面,加強巡邏執法、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依法予以懲處,實屬無可厚非;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應加強創新宣傳方式,善用小紅書、抖音等內地常用社交平台,通過短視頻、網紅倡議等生動形式,盡量讓旅客在「登島」之前,清楚知悉到訪這些地質公園的注意事項,自覺守護生態。


「口水戰」絕無意義


除了生態旅遊,有網媒發布旅客在尖沙咀一家快餐店過夜的報道,也再次引發了社會關於香港應主攻「高端」還是「平民」旅客路線的討論。然而,坦白說,這兩者並非對立命題——高端旅客貢獻高消費,平民旅客則帶來高人氣與流量。縱觀全球,巴黎、東京等國際旅遊城市,無一不是既擁有頂尖的奢華購物體驗,也兼備豐富多元的大眾旅遊項目。


對香港而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鞏固好旅遊業的根基。既要通過發展遊艇經濟、舉辦國際盛事來吸引高端消費群體,也需優化公共交通、增加平價消費選擇以服務大眾市場。核心在於讓每一位旅客,無論是購買奢侈品的豪客,還是品嘗街頭美食的背包客,都能感到「物有所值」的旅遊體驗。


事實上,正當香港街頭因旅客到訪而顯得熱熱鬧鬧之際,台灣旅遊業界正對無法接待大陸遊客望洋興嘆。這一熱一冷的對比,就凸顯香港「有客光臨」的珍貴。


未來,我們更應超越「揀客」之爭的「口水戰」,尤其要警惕有人炒作兩地矛盾、製造對立的輿論陷阱。香港的當務之急,是集中精力做好規劃、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旅遊產品、優化消費環境,讓高端旅遊體驗更臻精致,讓大眾旅遊體驗更加舒心,這才是推動旅遊業長遠發展的正道。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
好正
0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