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章】智慧城市的基礎是設計思維
【獨家文章】智慧城市的基礎是設計思維

香港提出智慧城市這概念已近十年。特區政府在2017年首次發表第一份智慧城市的藍圖;繼而於2020年底再發表第二份,稱Hong Kong Smart Blueprint 2.0 的更新版藍圖。可惜,談了這麼多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時遇上的情況卻使人質疑:我們的城市可真稱得上智慧城市嗎?  


記得去年筆者按指示去灣仔入境大樓八樓辦理更換智能身分證,上到八樓才取得一份指示:原來更換智能身分證的辦公室已更改至不太遠的瑞安中心。奇怪的是,數月後同樣的問題竟一再發生在小兒身上。他在網上預約,選了元朗的入境處,同樣按指示到了原定地點才發覺更換智能身分證的辦公室已轉到別處,而這趟他要走差不多二十分鐘才找到。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講座,主講人是一位前醫管局總裁。她提到香港目前竟仍未有全港涵蓋公私營醫療體系的「醫健通」,可讓病人的醫療紀錄跨界互通。問題肇因相當複雜。一來私家醫生缺乏動機提供病人的醫療紀錄,以免增加被投訴的風險;二來私家醫生自身忙碌,傾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找助手幫忙始終涉及資源亦有機會出錯;三來又有私隱方面的顧慮。但如果我們真的關心病人,最起碼的應是所有化驗所報告、X光或其他醫學掃描紀錄、有無對藥物敏感等紀錄,估計私家醫生沒有理由反對,都應互通。私隱方面的問題,只要加上病人同意指定的醫生下載資料才能下載便已可保私隱安全。不是嗎?


種種事例表明:儘管我城或已用上了最新的科技去建設智慧城市,我城仍缺乏智慧城市之實。若香港要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城市,本港的政策設計師和執行者都要上下一心願意站在市民的角度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要,為他們排難解困。以用家角度看產品和服務是否合格就是設計思維。


政府網頁聲稱:「食物環境衞生署處理公眾衞生滋擾及屋宇署具備樓宇測量方面的專業知識。彼此一起在各地區成立聯合辦事處,透過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務,處理滲水的舉報。這有助加快調查及找出滲水源頭,並提高解決滲水問題的成功率。」這聲明使人十分鼓舞。然而電視節目報導的一個個案,指某私人屋苑的一個單位,長期受滲水問題困擾,多次投訴都沒有認真跟進,除不便之外甚至人身安全亦受威脅,最後經電視節目特邀的專家介入,政府部門才作更深入的搜證,證明滲水源頭來自上層單位,須負責維修。另一宗電視節目報導的事件是有住在新界市民突然其出入通道遭攔阻被要求交通道費。通道雖屬私家路但要求收費方本身亦非通道業權人,有人召警處理警方卻不願跟進。上一年大埔有村民發現有大樹似會為過路人造成危險,多次向多個部門投訴未果自行處理最後遭樹幹下掉被㧜死。但政府早已設「樹木辦」處理這些事件,何解樹木殺人事件仍不時出現?連番投訴仍發生悲劇?缺乏易地而處急市民所急為人民服務的心,智慧城市只能是空中樓閣。


筆者有需要不時用車,發覺不少路上指示不清晰的情況,這些問題,除會製造不必要的交通流量浪費用事人的時間外,還可能會造成意外。此外,筆者建議若路邊其實可以停車不礙交通的話,可設收費錶。若不想人長泊,可定最多泊15分鐘,都可予人方便。有一趟我停車在沒有黃線亦不礙車輛通過的路旁,往不遠處買菜,五分鐘後取車竟見到有人剛抄了牌離開。回想:即使附近有車場,也真的不會花二十分鐘來回車場再付三十元停車費。只是覺得我城並不智慧。


圖片來源:政府智慧城市網站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