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在英國留學的家長,一定會有個相同經驗,就是你家孩子無論在香港的數學成績多不濟,去到英國,都會成了數學精英,計數的信心都回來了。
因為英國學校的數學水平很低,中學的數學課教的隨時是香港小學水平的數,所以,香港孩子過到去,數學成績突飛猛進是必然的。
何解這樣?
原來在英國唸高中,數學不是必修科,16歲之後,只得一半人選讀數學。根據首相府資料,現在英國6千多萬人口,約有800萬成年人只具小學程度的計算能力,超過六成經濟力薄弱及學習障礙的學生,更是到16歲都不具備基礎數學能力。
環顧其他世界先進經濟體,如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澳洲、芬蘭,英國是少數沒要求民眾修讀數學至18歲的國家之一。世界經合組織(OECD)甚至形容英國人計算能力好差,特別是成年人。
難怪,新首相辛偉誠上星期在倫敦發表首場內政重要演說時,除了向國民承諾要減通脹、升就業、減國債、截偷渡、改善醫療體系,更特別宣佈,要強化國民的數學能力,推動所有學生必須學習數學到18歲。
全世界數學水平最好的國家應該是中國和印度。雖然辛偉誠不是在印度長大,但印度人對數學的重視度他應該很清楚。他認為,在一個數據無處不在、統計支撐每份工作的世界裡,數學能力相當重要,數學能力將是未來世界的大趨勢,如果數學不好,未來世界將不會有英國人的份兒,於是推出催谷數學的國策。
本身是中學校長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鄧飛說,英國人其實早已意識到數學教育的重要,早在2014年,英國教育部門就曾派遣小學數學老師去上海學習內地的小學數學教學法。2016年,上海又應邀派了幾位數學老師去英國傳授秘笈。到2018年,36本直接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被英國教育界選為數學教材。所以,輸出教育,其實可以成為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的組成部分。
中國人的數學一向厲害,其實香港也不輸蝕。我們的孩子,年紀小小就讀盡什麼奧林匹克數、公民數、珠心算,到頭來,拿完證書獎狀就算數,政府從來沒有為這些數學天才建立數學環境,好好栽培。
AI、大數據、航天、醫學、工程……哪一項不關數學事?我們的教育改革,卻反其道而行,丟掉數學,換上通識,結果教出得個「拗」字、毫無邏輯思維的下一代。
去年接近5萬DSE考生中,選修數學科較深奧的M1「微積分與統計」的,只得2千幾人,我們的孩子年紀小小就讀盡天下數,到頭來只得一個讀字,長大了完全用不上。
現在,連英國人都瞓醒了,我們也是時候,拿起中國人最擅長的數學來急起直追。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