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愛國教育須恒常有序
推行愛國教育須恒常有序

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最近舉行的一個教育高峰論壇上,筆者有機會分享對愛國教育的看法。「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家與香港連體相依,命運與共,愛國教育的全面推動,本屬天經地義,也是全世界各國皆然,愛國教育是合於情義,彰顯理法。


但香港回歸24年以來,愈來愈多有力證據都顯示反中反共亂港的勢力,或暗或明,不擇手段聯繫內部一些政界、學界乃至媒體的同道中人,橫加阻撓、抗拒、抹黑一切愛國教育,並且千方百計對國家的飛躍成就,作出毫無羞愧的大肆詆毀與抹黑。


自香港國安法制定落實後,香港的局面由亂及治。必須承認,香港國安法是為社會撥亂反正而制定,針對當前的問題,解決當前的亂象,安定人心於及時。但對整個社會,特別是香港年輕一代而言,要啟動愛國教育的良性循環,培養正面思考、堅固國家及國民身份認同,仍必須在各個教育範疇與領域裏下功夫。開展愛國教育,不能迴避,也不能懶惰,推行要有計劃和按部就班,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失卻焦點!


從全人成長的價值教育看,「愛」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歷練過程,是需要培育與互動,「知」、「情」、「意」、「行」逐步而上,愛國、愛民族、愛人類是一份難以言喻,卻又實實在在的大愛。事實上,對國家、對民族、對人類真摯的愛,彼此互不排斥,更應相互融入,你中有我。大愛的驅使下,可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捨己成仁,殺身取義。我國歷史上,大愛故事有很多。由1931年日本於東北侵華,中華民族在東北抗日,愛國運動經已燃點,至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全中國老百姓浴血奮戰,雖付出無比沉重的代價,但最終取得勝利。這是民族團結、愛國主義精神的發揚,是中華民族命運的大轉折。再翻看近代歷史,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中國啟動改革開放,至今40多年,政治、經濟、軍事的全方位挺進,國際義務的全力承擔,更重要的是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到位,近14億人口的大國,能歷史性地踏入小康社會之局,又是另一次中華民族命運的大轉折,同樣都是民族團結、努力奮鬥的愛國主義精神下的具體實踐!


在香港,愛國教育應是「五位一體」,即推動學習國史、中華文化、現今國情、國家安全、普通話。歷史真相說明,香港與祖國是百般情、千般愛的永續相牽,血緣、歷史、文化、生活習慣是同根同源。習主席於7月1日重要講話中提到,「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愛國、愛民族、愛人類的教育事工,必須持之以恒推展,這樣才細水長流,花開不落!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21年07月14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8
好正
3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