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本法教育刻不容緩
加強基本法教育刻不容緩

本文作者為中學教師穆家駿


教育局近日公布的通識科改革,科目繼續維持必修必考,但其公開考試評分準則變為合格和不合格,涉及的課題和課時均減半,亦會在考核中取消「獨立專題探究」,亦要加強關於憲法和基本法相關的教育。筆者認為這些改革措施根本上是對通識科端本清源,讓學科回到其創立的初衷。


首先,新高中通識科創立的初衷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聯繫各科的知識,能從多角度研習不同的課題。在課時和課題上均減少一半的分量,對於整個高中學制而言,可謂是「拆牆鬆綁」。由於香港新高中課程中,有四門主科,分別是中文、英文、通識和數學,當中前三科對於語文能力要求較高,偏向文科類,故此在一定程度上並不利於香港希望培育數理以及科技人才。如果在必修科目中減少通識科的課時比重,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的學業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選修其他領域的科目。


同時,通識科希望培養學生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而本來在現代中國的內容上理應從改革開放政策對國家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正負影響來教導,但現在的情況基本上都以問題導向為主,能真正讓學生了解國家,或者認識基本法和憲法的比重很小。現在改革指明重視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態度及國民身份認同也不過是回歸科目的初衷。再者,在課程中提供到內地考察機會,讓學生除了在課堂和書本上認識祖國,更加可以利用沉浸式學習,拓展學生的視野,也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員,同時以更高的視野看待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中如何實現理想和目標。


通識科教材問題也是社會大眾關心的重點。從去年開始,就已經設立了自願送審制度,就是教科書書商可以把出版社教科書送到教育局審核,客觀環境上大多數大型出版社已經把其教科書送審。不過實際上,在通識科的落實過程中,過去一直都只有課程大綱,缺乏對課程內容甚至重要概念的具體規定,導致不同的出版社和老師教授的內容會有很大不同。設立這樣的送審制度,也有助於規範化學生學習的內容和縮小差異。


當然改革的方向長遠必然是端本清源之舉,但短期內如何落實改革,短時間內縮減課時而引致的教師人手過剩問題,局方還應給予清晰指引及專業培訓來釋除教師團隊的疑慮。上下一心,才能真正把通識教育改革落到實處!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20年12月1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7
好正
6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

  • +85298****17
    +85298****17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香港要回到幼丶小丶中丶大學是一個全人培養地,但現在內至師長辦學機構,外至所謂校友會,好多以政治為先。不如廣邀內地辨學團體來港,來個多元化及百家百貨,若到時令使縱容黃黑的學校生源漸少,咁樣就...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