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科創菁英】港青團隊新發明贏前海創業大賽、解決手機防震及直播技術痛點
2022-12-30 15:29:03
【短片】【科創菁英】港青團隊新發明贏前海創業大賽、解決手機防震及直播技術痛點
//期待本港一系列創科成果可以在通關後,結合大灣區優勢行得更遠!// 「其實我覺得我們做這個防震技術,其他外國公司(過往)是壟斷了這個市場。我們(現時)有我們的技術,加上國內(大灣區)生產的優勢,我們很有...
2022-12-30 15:29:03
港府儲備應積極投資新興實體產業
近日,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Heng Swee Keat)訪港與多位主要官員會晤,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多名司局長級官員。一直以來,不少人作出政策建議時都以新加坡為參考對象,包括房屋、經濟、社福等不同...
2022-09-07 15:00:00
【北部都會區調查】受訪者認同能改善房屋短缺問題 劉國勳促成立專責組加快發展進程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最具發展潛力的項目,香港社會各界均非常關注發展進程,北區青年商會就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環境及廢物處理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大部分受訪者均認為「北部都會區」能有效改善香港房屋短缺...
2022-07-12 16:51:47
【候選人論壇】香港如何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蘇長荣:吸引內地及外地投資者 孫東:建立「成果轉化體系」 屠海鳴:要了解內地「既有計劃亦有市場」策略 譚岳衡:香港做研發、大灣區做製造
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19日舉行,選舉委員會界別由51人競逐40個議席。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於今日(26日)舉行選委會界別候選人論壇,第6組候選人分別是21號蘇長荣、22號孫東、23號屠海鳴和24號譚岳衡,各就「國家『十四五...
2021-11-26 16:50:34
探索香港創科之路(五之四)
香港和深圳發展進程不同,創科產業各具優勢,在大灣區的發展上同樣扮演重要角色。香港是大灣區中最國際化的地方,在金融貿易和航運物流上地位優越,早為本港創科奠定穩健的基石。香港憑着國際化的優勢,對國際法規和...
2021-06-21 10:00:00
香港需要「創科過江龍」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並推出相應措施刺激香港的科研投入。2017年,特首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承諾將香港的科研資金投入提升到本地生產總值的1.5%,並為本地企業的研發開支提供3倍扣稅...
2021-05-23 10:00:00
【新聞睇真啲】香港重回正軌 把握「十四五」機遇
全國人大會議早前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其中以大篇幅規劃了香港的發展。當中提到國家會支持香港提升金融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
2021-03-31 19:37:51
【秉文觀新】青年失業問題的出路
港府早前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本港年輕人提供內地培訓機會,早前還舉行一場招聘博覽,吸引了不少人到場了解及查詢。筆者最深印象的是,不少年輕人受傳媒訪問時,都表示看好內地的未來發展,認為粵港澳大灣...
2021-03-29 19:09:08
【諸行無常】以項目為抓手 推進深港合作
「深港合作」四個字,這些年大家一直在聽、一直在講,但其中所蘊含的「大文章」,許多港人港企可能還未必看得通、參得透。筆者在想,儘管深港合作的歷史由來已久,但過去可能更多是聚焦兩地政府間「大政策」的層面;...
2021-01-25 19:37:37
香港迎中國新基建機遇
內地今年提倡「新基建」,即以創新科技把基建智能化,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其範圍涵括5G、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以及傳統如鐵路、機場、水利等的升級整合。內地大型證券行海通國際預測,未來5年須就新基建投資1...
2020-12-11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