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曾列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李宇軒:裴倫德為日本反華聯盟引薦金融家布勞德助推制裁
【黎智英案】曾列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李宇軒:裴倫德為日本反華聯盟引薦金融家布勞德助推制裁

黎智英案今日(8日)踏入第55日審訊,「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繼續出庭作供。李宇軒供稱自己曾在「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簡稱IPAC)的會議上列席,又供稱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成立IPAC的分支「JPAC(対中政策に関する国会議員連盟)」,而金融家暨人權護衛者比爾布勞德 (Bill Browder)表示對幫助推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有興趣,可以提供資金援助及幫忙聯絡相關的政客。


李宇軒早前證供中提到IPAC於2020年7月3日進行了小組會議及共同主席會議。控方今日展示Telegram紀錄,顯示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於當日清晨5時許發會議連結給李宇軒,並要求李宇軒轉發給日本眾議院議員山尾志櫻里。李宇軒確認該連結為IPAC小組會議的Google連結,而他亦有在會上列席,但不記得自己有否為山尾志櫻里抄寫筆記。李宇軒亦確認在翌日凌晨收到裴倫德傳送的Twitter連結傳送,該訊息提到IPAC舉行共同主席會議討論《香港國安法》及《逃犯條例》。


李宇軒供稱IPAC各國代表於2020年7月3日進行的會議,是IPAC首次就香港逃犯條例開會,但會議中沒有達成任何共識,沒有討論出一些可行的行動,也沒有提出「幾時要做完一樣嘢」。李指本身想透過會議就香港逃犯條例取得法律保證,但當時所談及的議題如涉及需通過法律或國會議案才可推行便「難推啲」,該會議紀錄最終只記錄了各國國會議員的發言及「表達過嘅嘢」,「大家傾過大概同意的方向」,故僅是各國國會議員提出意見及憂慮。


控方展示裴倫德於2020年7月3日傳訊息通知李宇軒,指出加拿大剛才推翻了香港逃犯條例,各國代表在IPAC會議一致認同加拿大不應該與香港移交逃犯。李宇軒確認會議出席人士包括加拿大眾議員吉努斯 (Garnett Genuis)、前加拿大司法部長考特勒 (Irwin Cotler)、英國國會議員、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女男爵海倫娜甘迺迪御用大律師(Baroness Helena Kennedy KC)。


李憶述IPAC最初只有8個國家國會代表,每個國家國會有2名代表,但「唔係個個都得閒開會」,事隔多年難以憶起出席IPAC會議的人名表。控方展示裴倫德的訊息,指出2020年7月3日的IPAC會議有英國、澳洲、加拿大、德國、日本等代表出席,但李「唔肯定邊個無出席」該會議,故不能確認誰曾出席該會議。


李宇軒確認於2020年7月4日凌晨收到裴倫德傳送的Twitter帖文,當中提到IPAC開會討論《港區國安法》及《逃犯條例》,並指加拿大有好消息,裴倫德亦指示李宇軒告知SWHK(重光團隊)在Twitter轉載該帖文。李宇軒稱他當時正在睡覺,所以醒來後發現SWHK已在Twitter轉載加拿大CBC新聞的帖文,而該帖文同樣有關加拿大政府終止與香港的引渡協議。


控方又展示3封從李宇軒電腦內檢取的電郵,分別是SWHK發送給捷克、愛爾蘭及葡萄牙外交部或司法部長的信件,內容呼籲3個國家終止與香港的引渡協議。李宇軒確認3封信件,指不肯定信件是由SWHK或裴倫德給他,因為他當時正在與不同國家的議員進行國際游說(International lobbying)、或是進行引渡協議相關的活動,信件是給他作為參考或範本。


法官杜麗冰問到,當時李宇軒是替SWHK、還是IPAC進行有關引渡協議的活動。李宇軒則指自己是其中一個負責引渡協議的社運人士,但「好難講咩capacity(名義),因為我唔係僱員」。


李宇軒不肯定該些國家最終有否終止香港的引渡協議,而他雖然收到信件,但之後沒有將其作為範本使用。法官李運騰問到,IPAC在2020年7月3日開會討論香港引渡協議,當時上述3個國家有沒有代表成員。李宇軒稱當時愛爾蘭及葡萄牙沒有成員,而捷克則不肯定。李宇軒亦指他事前不知道信件一事,3封信均由SWHK其他成員與英國白宮顧問有限公司準備。


控方展示SWHK IPAC群組訊息提到2020年7月19日,日本眾議院議員中谷元(Gen Nakatani)及山尾志櫻里協助下成立JPAC(対中政策に関する国会議員連盟),作為「satellite IPAC(IPAC附屬組織)」。李宇軒表示JPAC是「日本關心任何中國政策的日本眾議院議員,好似IPAC咁,走埋一齊傾」。


李宇軒確認自己在2020年7月22日曾發Telegram訊息給裴倫德,提到JPAC、即IPAC的日本分支會在7月29日開記者會宣布成立,JPAC會提出「救生艇政策」、「Magnitsky」(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終止日本與香港之間的司法互助協議、及防止日本企業或組織向香港政府提供協助。


李宇軒解釋「救生艇政策」是指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在香港受到政治打壓的人可能會「離港落腳」,某些國家會推出政策協助,即為「救生艇」;「Magnitsky」是與制裁相關的政策;防止企業向港府提供協助,大概是關於企業協助港府政治打壓。


李宇軒指自己在JPAC中沒有角色,但他當初曾以義工身份協助山尾志櫻里,而對方當時正在成立JPAC。裴倫德當時在Telegram曾指李宇軒可以成為JPAC的非正式區域聯絡(regional liaison)。李宇軒同意自己當時的確會將訊息轉發給各方,包括山尾志櫻里團隊、3個在日港人組織「SWHK@JPN」、「Act with Hong Kong」、「Hong Kong No Yoake」及IPAC,而他亦會在山尾志櫻里等人出席IPAC會議時提供語言支援。


李宇軒確認自己在同年7月29日將JPAC正式成立的消息發送到SWHK及IPAC的Telegram群組,而該訊息中亦列出了JPAC召集人的名單,包括山尾志櫻里、眾議員中谷元、眾議員長島昭久、參議員有村治子、前參議員藤末健三等人。


控方展示2020年8月3日SWHK IPAC群組訊息,裴倫德傳訊息指他正與金融家暨人權護衛者比爾布勞德(Bill Browder)以電郵形式聯絡中,而比爾布勞德對日本眾議院議員山尾志櫻里成立JPAC感到興奮,而裴倫德已向比爾布勞德提及,SWHK在協作山尾志櫻里發展香港平台擔任重要角色。比爾布勞德表示對幫助推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有興趣,裴倫德亦表示他會安排比爾布勞德與SWHK日本團隊通電。


李宇軒供稱,JPAC希望向中國請求「唔好做肆意侵害國際價值觀同基本人權」,而比爾布勞德是一名幫忙在全球推行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的人。李指SWHK等香港組織想推行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針對制裁,比爾布勞德又想在全球推行馬格尼茨基式制裁法案,雙方立場一致,而當時香港人希望以馬格尼茨基式針對制裁對付中國人權侵害者,但他不清楚比爾布勞德想馬格尼茨基式制裁法在哪裡實行。


裴倫德在訊息中提到比爾布勞德有龐大財力,可說是一部發電機(dynamo),李宇軒則建議他們可協助比爾布勞德設立日本線,亦可安排SWHK日本團隊協助比爾布勞德,得出一些具體執行方法幫助山尾志櫻里找出相同立場的政客。


裴倫德曾發訊息到Telegram群組,當中提到SWHK在日本呼籲馬格尼茨基式制裁法案的行動,及由比爾布勞德提出問題。李宇軒指當時比爾布勞德想與山尾志櫻里接觸,但山尾志櫻里較習慣與日本人聯繫,而裴倫德在訊息提到SWHK其實是誤會,當時是由在日港人組織或義工進行相關活動,而最終目的是介紹比爾布勞德給山尾志櫻里,去推行日本的馬格尼茨基式制裁法案。


控方亦展示Telegram群組「Magnitsky Japan」,該群組成員包括裴倫德、比爾布勞德及李宇軒。李宇軒於2020年8月4日在該群組中發訊息,提到會與山尾志櫻里見面,並向她講述比爾布勞德可提供的協助,預期會需要與她和其他議員制定策略去推動法案。李宇軒亦確認訊息提到視象會議,而他亦有參與並看到比爾布勞德本人。


控方續展示裴倫德在7月9日發給山尾志櫻里的電郵、及山尾志櫻里在7月27日的回覆電郵,後者電郵標題為聯繫比爾布勞德,兩人電郵的來往顯示裴倫德向山尾志櫻里介紹比爾布勞德,而後來在8月12日亦進行視象會議。李宇軒確認在8月12日有預定相關會議,但稱他本人當時已被捕。


控方展示2020年8月4日SWHK IPAC群組訊息,裴倫德傳送IPAC的Twitter帖文連結,該帖文提到來自13個國家的22位IPAC成員進行會面,討論要減少對中國的戰略依賴(reduce strategic dependency on China), 會議由澳洲眾議院議員安德魯哈斯提 (Andrew Hastie)等人主持,IPAC亦榮幸可以聽到來自香港的羅冠聰(Nathan Law)及黃台仰(Ray Wong)發言。


2020年8月3日的IPAC會議紀錄顯示,IPAC成員聽取了《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的最新發展,未來行動包括勸阻英國法官成為香港非常任法官、監控被阻止離開香港的社運人士等,又提到IPAC在2020年9月初應該減少戰略依賴。李宇軒供稱他當時在會議紀錄中「特登唔講中國」,因為雖然大部分國家均過於戰略依賴中國,但並非所有國家都過於戰略依賴中國。李亦指2020年8月3日的IPAC會議主要討論戰略依賴。


而日本眾議院議員中谷元(Gen Nakatani)在會議上也提及JPAC的工作,他指他已聯絡香港社運人士,並推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李宇軒供稱中谷元曾聯絡他及3個在日港人組織:「SWHK@JPN」、「Act with Hong Kong」、「Hong Kong No Yoake」。


控方展示李宇軒與陳梓華的Signal訊息,顯示陳梓華在2020年7月23日曾問「Mark哥條數係幾銀」。李宇軒指「Mark哥」即Mark Simon,因為早前「G攬(G20×攬炒團隊)眾籌計劃」的眾籌款項轉帳到Mark Simon的戶口,後來Mark Simon分數次轉帳到美國信託基金「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的戶口,但李宇軒發現Mark Simon少付約2.6萬美元,於是告知陳梓華,故陳梓華發出上述訊息;李宇軒亦不知道最終Mark Simon有否將餘款轉入「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戶口。


陳梓華當日又發訊息指「你安排好晒香港啲嘢未」、「你去打最終件事會係」、「你身邊所有人都會照肺」,李宇軒則回覆「我搞掂咗屋企人」。李宇軒解釋,陳梓華稱「打」所指的是「浮上枱面」、「做枱面人」。法官李運騰問到這是什麼意思。李宇軒指因為很多社運人士「係枱底人」、即保持匿名。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対中政策に関する国会議員連盟 X圖片、Bill Browder X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3
好正
3
心心眼
3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3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