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獎者還說,做義工沒有門檻,人人都可以做義工回饋社會。//
賽馬會眾心行善傑出長青義工獎得主蕭秀香表示:「做義工是開心的,能夠幫到人就是說我自己有能力,施比受更有福。」
傑出青年義工獎得主曾錦源表示:「我18歲患了小腦萎縮症,我今年30歲,我坐輪椅差不多有12年,我現在有幾個義工工作在做,其中一個就是在慈善組織的課堂,擔任當輪椅車導師,做完義工之後,幫到人,感到滿足,自己也開心。」
香港義工獎2024頒發3.2萬個獎項,一眾行義不遺餘力的個人和團體獲得嘉獎,得獎者紛紛表示做義工所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感,將驅使他們繼續回饋社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曾錦源續說:「我去中學教學生如何用輪椅,有個學生真的衝過來,肯嘗試去坐輪椅、推輪椅,我問這個學生為什麼會這麼主動呢,他說他的家人也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也想幫家裡人,但他沒有平台可學習使用輪椅,幫到人是很開心的,我這個病沒有藥根治,我為何不能每天過得開心些。」
蕭秀香表示:「其實民以食為天,煮食是最開心的,他們如果要我去教他們煮,或者跟他們一起煮食,我是絕對樂意的。」
傑出青年義工獎得主黃偉滔表示:「『聊·癒』由一班醫學生組成,我們通常會去探訪活動,希望可以透過手工藝或其他活動,與長期病患的病人聊天,去紓解他們的心靈壓力,效果其實都很明顯,我們每次見到服務對象很投入於活動時,對於我們心靈上的滿足感是十分充足,這樣的滿足感正正可以驅使我們繼續努力讀書,將來成為一個更加出色的醫生。」
做義工除了能幫助他人,亦可鍛煉多方面的能力,主辦方希望鼓勵青年多做義工,培養他們樹立正面的人生觀,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
傑出青年義工團體獎得主吳日燊表示:「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怎樣去領導一個團隊,怎樣去策劃一些活動,也學會了人與人的溝通,因為搞Game On,我們要接觸不同的社區中心,不同的人、不同的義工,甚至小朋友等等,都需要很好的溝通能力。」
義務工作發展局主席彭韻僖表示:「年輕人是我們的未來,香港社會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培養年輕人的愛國情懷,並且愛我們的社區,做義工能培養青年一個很正面看法,也會對社會有關愛,我覺得對培養年輕人是好的。」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