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香港年輕人都可以思考自己嘅未來,立下大志,走出香港睇下呢個世界!//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四年級學生楊卓詩說,「人道救援,是可以透過各界不同努力,即使資源有限,我們都可以突破限制,提供有質量的白內障手術,給病人重見光明。」
香港大學醫學院四年級學生李蕙岐說,「民心相通不是一個宣傳口號,而是用心去體驗,去到一個地方,需要大家溝通、合作,如何真誠交流、相處,了解當地人生活、工作。」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這兩位來自本港大學的醫科學生,早前參與了共享基金會推展的「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赴老撾及柬埔寨支援廣西醫療隊的治療工作。兩個多月的實習經歷,和醫療隊、病人相處的點點滴滴,讓她們對「民心相通」這四個字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楊卓詩說,「這個婆婆是我試著用裂隙燈,去看的一個病人,我幫她看完之後她是合適,然後做了手術,手術後第二天我們就幫病人除紗布,(檢查完後)這個婆婆沒有即刻走,而是停留在那,走過來,捉著我的手,很開心,用她當地的語言應該在說『多謝』,我那一刻除了受寵若驚之外,也感到很滿足,好像我做的努力或付出,真的可以為當地病人,帶來很大的生活上的改善,這就是我想參與的初衷,也令我更加堅定之後繼續向這方面探索。」
李蕙岐說,「即使有時語言不通,或者背景完全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因為這個項目,所以聚在一起。突破一些語言溝通的障礙,在過程當中,感受到大家都是很真誠,真心是想為更多人,建立一個福祉。」
能夠在讀書時期,就「走出去」參與國際人道援助工作,對同學的事業發展有何裨益?
楊卓詩說,「真正了解到,其實人道救援這個項目,背後的準備功夫,其實遠超我們平時看到,可能只是做手術的20幾分鐘。較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即手術前點算物資、與醫療隊協商,場地布置,包括制定應急方案,才可以確保項目手術如常進行。」
李蕙岐說,「有機會可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為始終留在香港的話,見到的(東西),可能就只有在香港,這個很狹窄環境,如果可以出去看多一點,眼界的確會廣闊些。」
去年9月至今,共享基金會已在老撾、柬埔寨、吉布提三國完成逾2500宗免費白內障手術。今年下半年將在西非國家塞內加爾及毛里塔尼亞繼續開展項目,目標今年內在五個項目國家完成約9600宗手術,讓更多人盡快重見光明。要達成這項目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共享基金會副項目總監杜沛欣說,「都有信心,我們可以跑到(實現),這個9600例的目標數字,挑戰也算是大的,一來我們(服務)的地方真是很遠,所以我們的手術車,在中國東莞生產,海運都要兩個月,而且到這些國家,其實他們的資源也不多,所以我們要做好這個預備工作,務求我們醫療隊一到達當地,可以成功地做手術,會好希望,接下來我們的項目會一直發展項目點越來越多,希望可以吸引到,不同的醫科生、公共衞生的學生,有民心相通的精神,想和我們一起走出去。」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