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節目】【咁樣得唔得?】EP1:新界北建屋等幾耐?基建先行得唔得?

//新界北好多地方依家仲係農地、漁塘,一大片土地曬太陽N年冇發展,但望下一河之隔嘅深圳,高樓林立形成強烈對比。新界北佔地超過1萬公頃,等於7個「明日大嶼」填海造地的面積,咁龐大土地儲備如果用來起樓,「新界牛」點樣返工返學?基建先行得唔得?//


嘉賓: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

公屋聯會會長王坤


主持:

人氣女主持Agnes

90後房屋關注組總幹事Tim


Q:(主持Tim)政府很積極提出新界北整體的發展,第一階段裏面新田/落馬洲區域將有31,000個房屋單位,預計大概七成大概兩萬多個公屋單位。你認為這樣規劃是否可行?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31,000相對現在(公屋)輪候冊,總共250,000個家庭正在排隊,是杯水車身。問題在於第一(偏)遠,第二供應少,第三,將來可能基建、交通、教育、醫療都可能不是這樣快落實,會引起未來的憂慮。


Q:(主持Tim)在這裏興建公屋單位,政府是否會落錯藥?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我覺得又不是,新界北由於過去長久沒有大發展,在今天內地和香港融為一體,我們回歸祖國已經20多年,其實適當發展新界北,我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不是純粹解決公屋居民居住問題,所以我覺得,政府要好好利用珍貴的土地資源,同時規劃其他的配套設施。


Q:(主持Agnes)我也有些分享,我之前有朋友抽居屋時,抽中了皇后山。大家也知道抽居屋,要抽中已經十分困難,更加困難的是(抽中)皇后山,你會不會選擇?對於年輕人來說,見到有兩個問題,上班,我們年輕人多數也在九龍區這些地方上班,我們要回家,交通配套非常不方便。吸引力對年輕人來說是十分小的 ,國勳,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我們在交通配套上的問題?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剛才大家探討的問題是,假設新界北例如皇后山,日後仍然是這樣偏遠。如果我們調轉想一想,如果我們日後新界北發展後,又有居住的單位,又有就業又有產業,皇后山(居民)可能日後到打鼓嶺上班,其實只是10-20分鐘車程。就算要到新田、落馬洲也好,也是半小時的車程,這樣就方便很多了。

為什麼我大力地主張要將新界北發展為香港的新中心,是因為過去政府,無論過去在新界發展多少個新市鎮也好,都可能只是解決居住的問題。解決了居住問題的時候,正如Agnes你剛才所說,工作還在市區那邊,都需要舟車勞頓,是十分不方便。可能有一些年輕人選擇在市區租一個劏房居住,為了方便上班近一點,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新界北(發展),令到就業可以更加平衡,可以令到(大家)住得更好。我舉幾個數字,在新界北本身,北區、元朗、屯門加起來已經有140萬人,但工作機會只有20萬個;而在香港島中西區、灣仔加東區加起來有90多萬人,但有80多萬個就業職位,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對比。


Q:(主持Agnes)對啊,但是我們都知道新界(東)主要只有一條幹道,就是吐露港公路,只有它,但是它又經常塞車,其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再改善一下?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現在皇后山的交通透過小巴,將來會有巴士,也會有鐵路。當然我們為了發展新界北,基建一定要先行,接下來希望會倡議有一條南北鐵路,除了小巴接駁現有的粉嶺站或上水站之外,希望有一條南北鐵路,由蓮塘口岸一路到皇后山再出市區。另外會有一條北環線,貫穿新界北的東面和西面。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問題是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完成,才是最大的問題。你叫我好像你兩位(主持)這麼年輕搬進去住捱 30年後,才實現剛才劉議員所說的目標,真的是太過遙遠。


Q:(主持Tim)坤哥也說得很對,基建先行就一定要得,國勳有什麼具體方案可以加快?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所以其實基建先行不是一句口號。過去基建先行是這樣說 ,基建肯定一定會滯後,這涉及到一些規劃的思維:我要興建一個站,我要興建一條鐵路,我一定要居民先入伙鐵路就可以(計算)每一日服務幾多人口,幫助每一個人節省平均多少時間,創造幾多個經濟價值,是這樣計算。事實上我們談到北環線,就算比較近期的2014年的鐵路發展策略中,已提到2018年應該興建北環線,去年2020年時才宣布落實,2023年要開始第一期,2027年完工;2025年開展第二期,要到2034年才完工,這是嚴重的滯後。我認為今後基建先行不能夠再這樣,要同步去處理。


Q:(主持Tim)有些政府的架構都應該要改變一下,好像古洞北那樣,古洞站要在2027年落成,但是2026年已經有第一批居民搬到去附近,他們要捱一年「開荒牛」。會不會有一些政府上的架構(重組)可以幫助到這件事?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我覺得政府架構重組,任何時候、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組成。問題就是,如果思維不改變,或者公務員的風氣,不敢有一些擔當、承擔的時候,你的架構怎樣去重組、配搭的話,一樣也不會順利。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問題在於不是設立哪一個局,或改革哪一個局的問題,關鍵是現在的問責制究竟是否仍然存在?第二個問題是,局長不可以指揮所有公務員,這真是一個死症,以後的改革,大家不是執位這麼簡單,而是真的是要落實問責制。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無錯,要有問責和KPI(關鍵績效指標),怎樣考察他們的職銜。


Q:(主持Tim)一個專責組會不會可以幫助?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我想專責組是有幫助,你看過去回歸前的新市鎮,有拓展署帶領的時候,可能有拓展署署長,下設有交通、環保等規劃的時候,大家透過開會去解決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政府部門各有各,為什麼大家不能夠跨部門,坐下來討論談妥的話,便可以拍板去做,所以一個專責小組,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目標去推動是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專責小組如果要帶領整個新界北,一定要有一定的級別,我覺得最少是特首或司長要帶領去做,當中涉及到就業、房屋、產業等不同的事,又或者要跟深圳方面協商等,所以是跨局、跨部門的一個小組。


Q:(主持Agnes)新界北這個計劃可以在10年之內做到,實際上怎樣做?怎樣在10年做得到?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特首的任期似乎不是10年,只有一半左右,這造成一個有長遠目標,換了特首的話,可能目標有所不同。上一任特首梁振英曾說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研究一下,但現有特首推翻這一個決定,連研究也不研究。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10年是一個合理的時間,因為過去的新市鎮,10年可以做得到的。97前行政主導是十分強的,行政部門的行政力度是很快時,當它拍板落了決定的時候,就可以馬上執行。但回歸之後,我們議會生態、政治生態,第一,議會有很多的拉布,我們去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單單是討論做不做已經花光時間。今天隨著完善選舉制度之後,我相信氣氛可以回復理性,做不做、怎樣去做、用多少時間去做。第二,大家都知道,完善選舉制度其中一個目標,回復行政主導,加強這一點。如果都能夠做到的話,10年計劃中,我們很希望用5年時間去做好規劃、收到程序;用5年時間去做興建、去派樓,希望10年左右可以做得到新的中心出來。當然10年是否真的可以完全完成,我覺得就算不能完全完成,也最少出現雛形或發展起來。


Q:(主持Agnes)我們也知道做一件這樣的規劃,最麻煩的是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顧及他們的想法?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我想有幾件事,新界北去做的時候,因為已經吸取了新界東北的一些經驗,怎樣安置寮屋上面的居民、土地持有者,或者上面棕地的作業者,已經有經驗,縮短很多時間。例如現在洪水橋的發展,汲取了東北(經驗),他們已經去興建安置房屋,才再去收地發展。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為什麼你覺得港英行政效率比較高,很多事特別在審查方面,特別是70年代大量清拆(寮屋),興建徙置區的時候,基本上不需要審查,特別災害,例如火災、水災,上樓基本上也不需要審查,很快可以解決安居、入住問題。但由於97後,我們很強調公平性,需要審查入息和資產,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Q:(主持Tim)如果真的是成立一個新界北發展的專責小組,應該邀請哪一個民間團體一起參與?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我作為民間團體,反而我不贊成有什麼民間團體或社會人士參與,這完全可以由政府部門內部的一個架構便成了。因為始終各個持份者有自己利益群體的代表,換一句話俗一點說,政府「順得哥情失嫂意」。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某程度我很同意坤哥的說法。有時候公眾參與或大家做很多諮詢不是不好,一定要有政府的引導或政府給初步的建議的時候,大家才能夠討論。例如新界東北或早期回歸之後政府的規劃,為了顯示公平、公正、民主或透明公眾參與,會拿一張白紙出來問大家新界東北需要什麼,結果大家都想要賠多一些錢給我,肯定會有很多不是很現實的事項說出來,結果做完一兩年的諮詢,什麼也得不到,最終要回到政府部門,去做一個專業的規劃研究,拿一個方案出來,讓大家再去討論方案,作為不同的持份者好或者不好?有時候要諮詢不是問題,但是要有專業去帶領著。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有些事情也需要留意,要在民意和效率之間找一個平衡點。我舉一個例,例如觀塘的市區重建,現在市建局新裕民坊,你知不知道談了多久?談了超過15年。如果一個這麼小的區也要談了15年,北區要搞幾十年,所以這些一定要有平衡點


Q:(主持Tim)好像(發展)北區那樣,有沒有快一點的方法?


A:(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我覺新界北方面,政府可以做一個主導,有一個總體的規劃,然後可以讓市場去運作,該政府興建的就政府去興建,該讓私人參與就讓私人去參與,然後是哪一個能夠快一點,哪一個項目是成熟的,就讓它先上馬。坤哥也會有經驗,香港過去不是沒有發生過,例如觀塘、麗港城、黃埔都是交發展商去興建一些基建等,這樣整體來說可以快一點。另一方面就算說公營(房屋)的部分,我們想速度更快一點的時候,有一些政府自己去做,有些可以PSPS,私人參建居屋也是這樣。


A:(公屋聯會會長王坤)始終問題也要具體解決,香港有很多的諮詢架構,有一些是有實權,特別是城規會。每個市民對某一些土地有意見,你都可以去發表,可能有一些問題爭拗十年八年都還有人給意見,仍然繼續去聽?討論不可以沒有結果,我們看港英年代或者剛剛特區政府成立的時候,公屋最快(興建)速度,48個月可以興建完成,當年王䓪鳴做(房委會)主席的年代,指標是48個月。有些事情可以同步進行,舉例華富邨重建,處理重建是10-20年之後的事,所以開居民大會的時候,有些老人家第一次很雀躍來參加,希望改善漏水、改善環境,但第二次他不來參加,因為要等20年之後才能夠重建,我已經70、80歲,還能夠等到嗎?所以這是一個反映,我覺得特區政府必須要接地氣,不要「堅離地」。



——————————————————

《港人講地》X《K2秀》全新網上節目

咁樣得唔得?跨世代探討香港痛點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23
好正
7
心心眼
6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acp4711@yahoo.com.hk
        acp4711@yahoo.com.hk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Goo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