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生果報》計漏的「數」
【諸行無常】《生果報》計漏的「數」

疫情籠罩下,經濟不振,許多港人不為人知的艱難生活,你知道幾多?又能想像到幾多?

 

今年四月,本港疫情一度緩和,家無居所的清潔工阿楊(化名)以為是轉工良機,結果因為疫情反復,一失業就是三個月。7月中,阿楊終於找到一份食肆工,原本欣然準備翌日返工,卻撞正第三波疫情大爆發,就在他上工當天,政府宣布晚市禁堂食,於是尚未開工的阿楊又即時變回失業人士。過去數月,阿楊的「生活水準」由租250元一晚的賓館、到睡35元一晚的網吧;由原本「還能去體育館沖涼」,到「瞓街都唔知瞓邊」,走投無路的阿楊一時看不開,選擇了輕生,最後幸得及時相救、好心人相助,才不至於被疫情逼上絕路。

 

走不出疫境 香港經濟難脫困境

 

或許有人說,這例子太極端了,那大家不如再想像下,疫下「筍工」有哪行?答案之一,是「外賣仔」。這份曾經不起眼的工作,如今卻是不少失業大軍的「救生水泡」,於是月薪亦從一度被搶高到3萬元,變成現在「僧多粥少」。想「搵多啲」,就要鬥快送、鬥單多,於是看看身邊大街小巷,已經成為外賣車手險象環生的「競技場」。但根據運輸署數示,今年首8個月,已有近1,600宗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其中13人死亡),創下近年新高。這其中可有關聯,留待大家探究;但現實給予大家的啟示,就是香港若然走不出疫境,經濟也就必難走出困境。

 

老實說,若不是香港疫情反復不定、出現第三波大爆發,筆者相信,恐怕都未必有迫切需要推行全民病毒檢測計劃來找出社區隱形患者。為期14天的檢測結束,全港累計逾178.3萬人接受採樣,目前已知找到42名確診個案。即是說,社區的確有隱形患者,檢測計劃也的確有助找出確診者,然而,攬炒派喉舌《生果報》今天卻拋出計數題,宣稱「本報估算計劃耗資近13億元」「平均花費4,023萬元才揪出一名患者」、全港人均「埋單112元」…(事實上政府已公布,檢測計劃涉開支5.3億元,當中3.7億元用作醫護或支援人員酬金;平均用在每名採樣人士的開支是300元。)

 

好吧,那大家就來計計數,但要算這筆賬,不能脫離實際境況。筆者想請教,如果有人被疫情逼上絕路,一條人命值幾多錢?經濟市道不能重啟,飲食、零售、本港百業的損失如何計?隱形患者造成的幾何級傳播鏈不斬斷,到時絕對不是僅僅42人染疫,可能是數以千計市民感染,本港醫療系統的壓力有幾重?還有,全港最新失業人數是24萬2千5百人,他們背後的十多廿幾萬個家庭,生活前路上的重擔又該如何「量化」?請《生果報》也「估算」一下? 

 

「多得」攬炒派 檢測成效當然打折扣!

 

自從檢測計劃籌備階段起,《生果報》以至攬炒派就幾乎日日批評計劃無效果、無幫助,但現在明明就找出至少42個隱形患者,怎麼無用?現在攬炒派又來指摘「成本高、效益低」,是的,我們的確不知道,攬炒派終日抹黑、唱反調、販賣恐懼、宣揚杯葛檢測,給這場全民檢測的成效打了多少折扣;我們確實不知道,如果多些市民積極參與,一定會找出更多的隱形傳播鏈…

 

還有一樣大家可能也不知道,一次全民檢測,其實除了找出隱形患者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有助收集本港社區的疫情數據。有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就介紹,分析這些數據,對整體疫情評估、下一步的預防都會有幫助。所以,原本香港防疫抗疫是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沒有攬炒派從中作梗、百般刁難的話…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6
好正
2
心心眼
9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9
嬲爆
其他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