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論述 反制「港獨」宣傳伎倆
建構論述 反制「港獨」宣傳伎倆

新學年伊始,即陸續傳出「港獨」份子蠢蠢欲動,意圖在香港各中學散播和推動「港獨」,有密必留意香港政局發展的人,一定會想到,這軌跡和近幾年反政府陣營「炒作」的政治議題何等相似!零零星星的政治議題尚且按下不表,近幾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政治議題有哪些?國民教育爭議肯定佔一席位,雨傘暴動當然亦不會缺席,兩大政治議題,加上文首提及的「港獨」,各中、小學都不能倖免,無辜被捲進政治的風尖派口。無他,香港人對「學生」二字總有無限憐憫,每當涉及莘莘學子,香港人都會無限包容體諒,在此前提下,任何人要「炒作」政治議題,由學校入手自是必然。

名校入手 引起關注

不知各位可有發現,不論是「反國教」、雨傘暴動,還是今次的「港獨」,反政府人士多次打所謂「名校」的主意。以最近的英華書院門外派發「港獨」單張,以及自稱為拔萃男書院在學學生成立校外港獨組織為例,這兩間同屬傳統中學都屬於香港市民眼中的傳統名校,突然出現來自名校的「港獨」組織,就算跟這兩間中學毫無關係,亦不期然「睇多兩眼」。

「睇多兩眼」,其實就正中「港獨」份子下懷,他們已經達到「宣傳」之目的,就算受眾始終是不接受有關主張的也好,他們都已經達到宣傳之效。「名校」效應,其實就跟「名人」效應一樣,一間四平八穩的中學出現「港獨」組織,傳媒和社會都未必會注意,反觀「名校」一旦和「港獨」扯上關係,自然令人聯想到,是否社會上「精英」的一群都有分離主義的傾向。

下一步 勢必偏地開花

「名校」效應出現,「港獨」份子下一步,必然是令主張偏地開花。操作手段其實很簡單,跟男拔萃一樣,隨隨便便在社交平台開設一個專頁,聲稱已經吸引某數額的學生參加已經可以。全港五百間中學,要為每間中學開一個專頁,人手充足的話(數個人已經可以!),一天之內定必完成。數百個「港獨」專頁一下子湧現,傳媒定必不問情由大肆報道,「偏地開花」之勢即成。

筆者大膽揣測,「港獨」份子必定朝上述方向工作,若不幸言中,定有不少人受到傳媒報道影響,誤會「港獨」已成香港主流,當中又以年輕一輩為甚;在傳媒薰陶和朋輩壓力下,成為「港獨」同行者的,相信會愈來愈多。

旁觀者更應該清醒

既已拆穿「港獨」份子的手段,作為「反港獨」的一群,我們又當如何自處。首先,正如筆者昨日所言,作為「反港獨」的一群,我們不可自亂陣腳。對「港獨」不能掉以輕心之餘,亦千萬不要過份緊張或有過度的反應。

全港五百間中學,當中有多少學生支持「港獨」,至少這一刻,「港獨」和「反港獨」都無法準確計算。汲取「反國教」和「反佔領」的經驗,過度反應,只會令我方陣營容易出錯,甚至做出令社會大眾,尤其年輕人更反感的反制行動。結果,在《蘋果日報》等偏頗媒體的渲染和抹黑下,原來站在道德高地的我方,無故成為年輕一輩間的「笑柄」和衊視對象。

說穿了,我方不能重蹈覆轍。這一刻,「港獨」、本土等,雖成個別政治狂熱份子的主旋律,但整體而言,市民大都明白,香港既沒條件獨立,也沒資格和法理依據獨立。在此情況下,爭奪輿論陣地,讓我方的論點可以見諸公眾,實為當務之急。下一步,自然是要建構一套完整「反港獨」的論述,要從「情、理、法」三方面去反駁「港獨」份子的論點,要爭取到年輕一輩支持,「拗得贏、贏得型」實為必須。

建構論述有多重要,留待下一次再談。

圖片來源:港澳網、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