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應如何應對校園播「獨」風潮?
學校應如何應對校園播「獨」風潮?

傳媒報道,近日有學生已在網上社交平台成立「拔萃男書院國是學會」,承認組織是由仍在學的人士組成,更不諱言成立目的是要「煽風點火」,向各界宣揚港獨云云。涉事學校的校長迅速澄清,該組織並非校內編制學會,但鼓勵學生理性及公開討論不同議題,校方樂意聆聽。從此事件看,「港獨」組織播「獨」手法確實愈來愈刁鑽,明知在校園播「獨」會引起各方關注及反感,遂選擇成立「校外」組織,意圖避開社會及輿論的監察,對此現象,社會必須警惕,以免一步一步墮入播「獨」者的圈套。

校園播「獨」是普遍現象?

「港獨」議題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說沒有學生在校園內討論,肯定是自欺欺人。然而,此現象在校園到底有多普遍?其實仍然是未知之數。

「港獨」份子早就表明,會用盡一切手法在校園播「獨」,其中一種手法,就是藉傳媒的大篇幅報道,將校園播「獨」一事「炒起」,早前英華書院校外有人派「港獨」傳單、今次男拔萃有人成立校外港獨組織,接二連三的報道,很易令人誤會校園談「獨」的情況極之嚴重,但事實是否如此?全香港約五百間中學、約三十萬中學生,有幾多正在談「獨」、論「獨」,值得商榷。

當然,「港獨」份子積極滲透各階層,嘗試把握每一個機會去播「獨」,這是不爭的事實,社會當然要警惕和注意,不可掉以輕心,但同時亦不宜過份緊張或戰戰兢兢,要切實應對校園播「獨」,首先要準確實際情況,以免過度反應,帶來反效果。

學校可以置身事外?

不過,雖然港獨份子近日均選擇在校外播「獨」,但校方在事件中又是否完全沒有角色可言呢?筆者認為,老師每日接觸不同學生,站在教育制度的最前線,如果發現學生對於「港獨」不再流於討論層面,而是有跡象會更進一步轉化為實際行動,甚至參加暴力示威的話,那校方就不可能再以「校外」為由置若罔聞,又應該積極介入,化解危機。

暴力,甚至極度暴力,再不是杞人憂天。看看多名港獨份子先後因縱火、襲警、擲磚、自製武器,甚至自製炸彈,作為老師,實在不可能再眼白白看著學生墮入法網而不去提醒或阻止。

筆者認同,應對「港獨」,絕對是香港教育工作者未來的大挑戰。如何再鼓勵學生討論時事和避免學生參與違法暴力行動中取得平衡,實在考驗香港一眾專業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判斷和能力。下類似的判斷,其實不難,只要一切都人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大前提,老師們自然知道應如何處理。

原圖:std.stheadli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