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守派明星查理·柯克 (Charlie Kirk)早前被政治暗殺,22歲的疑兇泰勒·羅賓遜(Tyler Robinson)目前已經被捕,但事件造成的震盪,遠遠未平息,羅賓遜那粒子彈,奪去的不僅柯克的性命,還奪去了很多美國政客、政治評論員對社會安全的信心,不少人都害怕公開活動會有生命危險,紛紛取消活動。
在美國,右派怪責遭到左派「妖魔化」;而左派就怪責槍管太寬鬆,但整件事的深層原因,無關「左右」,其實就是民粹主義失控,導致有人被仇恨沖昏頭腦,情況就好像2019年的香港,街道被汽油彈燃燒,青年被激進化,有人因為政見不同而被毆打,美國有政客稱當時的香港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如果特區政府阻止就是打壓「言論自由」,而這道風景線出現在美國時,他們卻害怕了。
普通人也可能遇害
最讓美國人害怕的,是柯克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總統級別的保護,即是說,任何人都可能像他一樣被暗殺;而即使疑兇羅賓遜同樣也是一個普通人,任何人都不知何時突然變成「羅賓遜」,這就是為何這麼多美國政客和評論員都害怕的原因。現時的美國,是不是已經變成一個公開發表政見,都有可能會失去性命的地方呢?
在羅賓遜被捕後,猶他州州長考克斯就公開了部分資料,考克斯表示,羅賓遜是「非常普通的年輕人」,生長在猶他一個保守派、共和黨家庭,從小就有學習使用槍械,羅賓遜自己沒有投票給政黨,不過考克斯指,羅賓遜有「左派意識型態」,而且深受網絡文化影響,並有一個跨性別的伴侶。考克斯亦透露,羅賓遜的一名家庭成員指,近年羅賓遜變得熱衷政治,更曾經談論過柯克,這名家庭成員不喜歡羅賓遜,指他充滿了仇恨。
仇恨沖昏頭腦,年輕人思想被激進化,導致走上不歸路,要知道,去年行刺特朗普的槍手,都是只有20歲。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曾表示,今年國會議員受到的威脅宗數急升,由去年的9000宗升至14000宗。
不少美國政客、評論員都紛紛取消近日的活動。前特朗普的顧問班農(Stephen Bannon)近日取消了一場在紐約的集會;一個經常在街頭採訪,以引起政治衝突為名的媒體人伊莉莎白·普蘭克 (Elizabeth Plank)近日就表示,自己考慮不再做街頭採訪的內容,因為不再安全;左派評論員迪恩·懷瑟斯(Dean Withers)表示對出席大學活動感到憂慮,並開始尋求保安協助;曾經多次與柯克同台辯論的左派評論員皮克就指,會暫停所有公開活動,直至局勢平靜,他透露,自己多年來長期收到死亡威脅。
美國政府熱衷推動仇恨
某程度上,美國政府同樣是仇恨的推動者,尤其是特朗普,外交政策是仇中為主軸,亦曾經在新冠疫情期間不斷提「中國病毒」污名化中國,引起美國仇恨華人的風向;2021年煽動國會暴動,到各種陰謀論,例如指控選舉舞弊等等。美國內閣都是各種陰謀論者,例如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就曾無證據下指,一名非法入境者是食人族,在飛機上「吃自己」。
這就是美國社會的情況,政府領導層熱衷煽動仇恨,利用仇恨上位,最後導致社會失控,被仇恨反噬。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