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文革風潮下最糟的工作
類文革風潮下最糟的工作

專欄作家屈穎妍發表《筍工》一文,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關注焦點大多集中在文中提到的「林老師」一例,認為屈女士說風涼話,侮辱林老師,而林老師本人更哭訴屈女士「咬不放」。

屈女士在文中說: 「無論你現在幹的是什麼工,都可以把它變『筍』,方法好簡單,只要加入佔中行動,或者罵過梁振英、反過政府、去過遊行,一個民主招牌,你就可以所向披靡,無人敢炒。因為誰動你一根毫毛,誰就是政治迫害」。顯然針對的並非某單一個案,而是社會一股罔顧是非、因人廢言的「類文革」風潮。

尊貴議員毋須精妙政見、以理服人,只須處處反對政府,喊幾句民主口號,就是履行議員職責,每月八萬幾入袋;傳媒不用講求事實、報道真相,只要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政府的動機,高舉民主自由的大旗,就能自我標榜為良心媒體。

這樣的「民主」不僅能把工變筍,還能把一切粗鄙變崇高,把犯法行為變成英雄事跡。從自詡的道德高地下望,襲警可以是挑戰惡勢力,警察的正常執法反而是政治打壓。

佔領中環本身不就是民主包裝之下的違法行動嗎?只要有了爭取民主這塊金漆招牌,即使違法也是高尚的,那種「不怕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倒成了提升形象的亮點。

相反,任何支持政府者、反對佔中者,管你有理沒理,通通打成反民主的罪人。屈女士若不是有了「梁粉」這一標籤,相信也不至於遭到如此猛烈圍攻。如果說民主招牌下的佔中、反梁是一份筍工,那麼支持政府應是香港最糟糕的一份工了;即使出於理性,也足以遭到各種不堪入目的粗言穢語問候,遭到一眾所謂民主鬥士圍剿。

言論自由己成為某些人的專利,別說幫政府說話,就是不罵政府,也成了出賣靈魂的五毛黨。幾許傳媒人更把奉行多年的專業操守拋到九霄雲外, 「客觀」和「持平」變成不合潮流的外衣,都放進廢物回收箱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甚至變成「非其所是」。

在這風潮下,多少人因此不敢表明自己的政治取向,不敢發表真實意見。民主鬥士心心念念爭取的民主自由,難道是這樣的嗎?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4年2月14日

原圖來源:網絡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