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圖】靈魂拷問
【今日網圖】靈魂拷問

//美國最終都只會淪為輸家!//


美國總統拜登已宣布將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從25%大幅提升至100%,並於8月1日生效。而前總統特朗普在回應此事時,竟聲稱將在重返白宮後把這一關稅拉高至200%。《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華萊士-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日前則發表一篇題為《美國在綠色科技競賽中輸給了中國》的評論文章。他提到,正當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取得驚人突破之際,美國卻正在建造一堵關稅牆、一條產業護城河,這種保護主義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


發動一場事關氣候問題和清潔技術的「貿易戰」,美國能否戰勝中國?文章裡沒有明說答案,但作者卻在後文中作出了「暗示」,不斷提及中國近年來在綠色科技競賽中所取得的傲人成就。


「綠色(產業)繁榮絕對是中國的敘事。」文章列舉稱,在去年全球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中,有一半以上是在中國安裝的。在風力發電方面,份額甚至更大:中國佔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60%。在短短3年內,中國在國內安裝的太陽能和風能總量增加了一倍多,而在美國,同一時期,看似極快的擴建僅將產能提高了不到50%。電池方面也是如此,去年中國制造的儲能容量相當於全球的總需求。


而從最終的產品上游進入綠色科技供應鏈中,中國的主導地位就更大了。文章援引彭博社近期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生產了全球84%的太陽能組件,生產了全球89%的太陽能電池,97%的太陽能晶圓和太陽能錠,86%的多晶硅和電池,87%的電池陰極,96%的電池陽極,91%的電池電極和85%的電池隔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而美國呢?美國卻正在發動一場『清潔技術貿易戰』——不是以實力地位出發,甚至不是以平等地位出發。今天,中國控制著全球清潔能源供應鏈許多重要環節8成以上,美國幾乎沒有控制其中任何一個。」


對於拜登和耶倫對華揮舞的「貿易大棒」以及炒作渲染的所謂「產能過剩論」,作者指出,產業政策並不能保證起到作用,且沒有任何關稅能夠大到足以真正削弱中國在全球綠色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因為美國市場對中國而言並不那麼重要。「但是,當這麼多好的綠色產品價格上漲時,我們還能對國內產業寵以多久呢?」此外,作者還發問——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產品「過剩」,不正是「醫治」氣候問題的「醫生」所要求的事情嗎?


最後,文章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幾周前,資深汽車媒體人、電動汽車行業分析師凱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前往中國參加了北京國際車展,只為檢驗美國人對中國電動汽車熱潮的一種看法——這種看法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熱潮,是介於國家補貼的徒勞和毫無意義的生產過剩之間的。然而,在試駕了十幾輛汽車之後,威廉姆斯認為他找到了答案——中國的電動汽車就是比歐洲和美國的同類汽車更好、更有吸引力。他說:「現在我看到了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西方製造商,尤其是美國製造商,似乎根本沒有在努力。」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5
好正
5
心心眼
4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3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