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兩國「藥石亂投」最終只會害慘兩國的人民。//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英國近80間大型零售企業,近日聯名去信財政大臣李韻晴,不滿在新的稅制下,零售業明年將增加高達70億英鎊,即約690億港元的成本開支,並且警告如果無法解決,將會如數轉嫁給消費者。英國工黨政府上月發表加稅400億英鎊的財政預算案,首相施紀賢雖然聲稱會兌現競選承諾,不向低薪階層加入息稅,但就向全英國僱主開刀,加重僱主對員工的國民保險供款負擔。
聯名寫信給李韻晴的英國大型零售商,包括Tesco、Boots、馬莎百貨和Next等,信件是以行業組織英國零售商協會 (BRC) 名義發出,共有79家企業簽署,他們在信中指出,上個月預算案公布後,協會評估了加稅對英國整個零售行業的影響,認為將會增加70億英鎊的成本,這會帶來裁員和貨物價格上漲。
加稅將全數轉嫁消費者
信中又警告財政大臣,提高全國最低生活工資和僱主國民保險供款 (NIC) 帶來的財務影響,會觸及所有貨物的供應鏈,受影響的僱員人數多達570萬,涉及的營運開支高達1000億英鎊。英國零售商協會表示,成本上漲的影響,將意味著消費物價上漲、薪資漲幅萎縮、裁員和商店關閉,無論零售商的規模大小,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吸收如此巨大的成本成長。
零售商協會又指,從4月起,最低工資上升,也令僱主增加27.3億英鎊成本。事實上,11月初,英國已經有200多家最大的餐廳、酒吧和酒店企業的老闆致函李韻晴,警告由於稅務負擔增加,企業將關閉並準備裁員。
英國首富兼Dyson創辦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泰晤士報》撰文,稱財相李韻晴的首份《預算案》對企業加稅是懷有惡意,將打擊小企業,並扼殺企業家精神以及經濟增長。
英國政府為填補財赤黑洞,向企業開刀,到頭來全民受害,情況也同樣出在美國身上。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揚言明年1月20日上任後,會對中國所有進口產品加徵60%或以上的關稅,對其餘所有包括盟友國家的產品,也加徵20%關稅。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是不理會別國的死活,只著重美國增加稅收,讓美國本土工業得以復蘇,但最終的結果,必定事與願違。
美國進口商囤積中國貨品
特朗普在首個總統任期時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後,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的份額,雖然從2017年的22%下降到2023年的約14%。但中美之間不斷上升的關稅,對於美國欲遏制在全球貿易中的總體貿易逆差,或中國的總體貿易順差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特朗普今次勝選之前,美國的進口企業已於10月份早著先機,加大對中國貨品的進口和囤積,10月中國出境貨運量年增近13%,遠高於市場普遍預期,且較9月的2.4%大幅增長。
中國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目前美國也仍是中國商品的最大買家。美國去年從中國進口了價值約430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電腦和電子類產品佔了最大份額。而在國際貿易之中,關稅不是由出口商支付,而是由進口產品的企業支付。有經濟學家指出,進口產品的企業通常會通過提高價格,將大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提前進口「是一個短期解決方案」。在關稅持續上漲和擴大的世界中,企業可能需要採取額外的策略。
英美兩國採取的政策被視為「藥石亂投」,無法解決問題之餘,更是會製造更多問題,最終只會害慘兩國的人民。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