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伏特颱風」案例栽贓中國,是現實版的「掩耳盜鈴」。//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360數字安全集團,日前發布《伏特颱風》專題報告2.0版本,全面披露美國集中炒作「伏特颱風」的計劃,實際上是美國政府欺詐國會和納稅人的行動,目的是要製造假想敵,以保住美國維持網路霸權地位的重要法律武器,即是《涉外情報監視法案》第702條款,並利用這條款授予的「無證監視權」持續強化對全球網路空間的掌控能力,打壓不願配合美國情報機關的國外競爭對手。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等機構在今年4月已經發表調查報告,題為《伏特颱風——美國情報機構針對美國國會和納稅人的合謀欺詐行動》,對美方自去年初以來,集中炒作所謂「伏特颱風」組織的真實來源進行溯源分析,揭示該組織的真實面目,和美國情報機構借此對華炒作的幕後真相,之後美國官方和微軟公司至今仍沒有回應媒體的查詢。
美國賊喊捉賊,美國政府利用黑客犯罪集團「伏特颱風」對電腦網絡的入侵和勒索,捏造證據嫁禍中國,製造「中國網絡威脅論」,令美國所有情報機關因而獲得國會更多撥款和賦予更大權力,對包括所有美國人在內的全球各國和個人,進行無極限的監控。而事實上,「伏特颱風」正是美國和五眼聯盟炮製出來的恐怖怪物,顯示出美國由去年初開始,已對中國展開一場網絡戰。
勒索病毒犯罪集團與美國關係密切
在今年4月中國公布「伏特颱風」真相後,美方為了掩蓋證據,竟指使美國的相關公司刪改先前發布的報告內容。中方研究人員對美國提出所謂的「伏特颱風」組織感染指標進行了驗證分析,發現「伏特颱風」與名為「暗黑力量」(Dark Power)的勒索病毒犯罪集團關係密切。研究人員表示,據美國「威脅盟公司」不願透露姓名人士提供的消息,威脅盟公司是受到美國有關的政府部門施壓後才修改報告,顯示美國的網路安全企業已被美國情報機關操控。
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安全及基礎設施安全局、聯邦調查局和運輸安全管理局等部門,曾公開發表對「伏特颱風」打擊行動的成效,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聯邦調查局長克里斯托弗·雷4月18日公開談及「伏特颱風」後,第二天即4月19日,美國國會便通過「702條款」延長授權法案,令美國所有情報機關在全球和美國國內可繼續實施互聯網監控。
美國的《涉外情報監視法》出台於水門事件之後,本意是為了防止行政當局濫用權力、任意監聽。但2008年增加的702條款,卻允許安全部門無需法院許可即可實施監聽監控。此後,美國政府不斷擴大監聽監控範圍,插手別國內政,干預國際事務,與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背道而馳。
美情報機關為自肥策劃抹黑中國
美國栽贓中國發動「伏特颱風」黑客攻擊的計劃,早於去年初已實施,並精心劃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捏造中國政府支持駭客組織攻擊美國網路;之後開始爭取美國國會通過「702條款」延長授權,並透過掀起「中國威脅論」輿論,獲得更多預算;到目前就是繼續提出「中國網絡安全威脅」論調。
種種跡象顯示,美國情報機構、網路安全企業為獲取國會預算撥款、政府合同,合謀拼湊所謂的「證據」,散布中國政府對美網絡攻擊的虛假信息。美方出於地緣政治目的,將「伏特颱風」案例栽贓中國,是現實版的「掩耳盜鈴」。
事實上,美國絕不單止利用網路犯罪集團對中國進行栽贓散播假消息,更會利用人工智能科技來攻擊中國的網絡。今年2月退休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兼網路司令部司令保羅‧中曾根,上月獲委任加入了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董事會,顯示了美國政府和科研大機構的大規模監聽行動已進入「AI時代」,全球各國不得不提防。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