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841:啟德主場館締造「演唱會經濟」 香港須提升配套把握盛事熱潮

//「演唱會經濟」可以怎樣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呢?//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香港近期可算是盛事連連,演唱會一個接一個的舉行,尤其是啟德主場館啟用後,一場演唱會可以容納5萬名觀眾,門票收入可觀,就可吸引更多國際巨星來港「開Show」,同時帶動旅遊酒店業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那麼到底「演唱會經濟」可以怎樣帶動了香港的經濟發展呢?


以英國樂隊Coldplay在啟德主場館舉行了4場演場會為例,《南華早報》曾報道指,Coldplay的四場演唱會總共產生了12億港元的經濟貢獻,當中包括門票銷售、旅遊消費等等,而啟德主場館附近餐廳生意亦增長5至10%,觀眾可以看到一場好的表演,舉辦方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周邊商戶也能得益,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啟德主場館辦演唱會吸引力大


從前香港只有紅磡體育館及亞博館可以舉辦稍為有規模的演唱會,但分別只能容納約1.2萬名以及1.4萬名觀眾,場地對於國際巨星來說,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在這個領域上,當時的香港是先天不足,導致過去較少國際級的演唱會。但容納到5萬名觀眾啟德主場館就不一樣,這個數字可以與新加坡國家體育館的5.5萬人相提並論,對於國際巨星來說,就非常有吸引力了。


在沒有啟德主場館前,香港已經有很多舉辦大型演唱會的需求,可想而知,啟德主場館會帶來更大的正面影響。政府在今年初曾經指出,估計在2023年至2024年,每年約有350場大型演唱會,平均每個月有約15場大型演唱會舉行。而粗略估算這些演唱有超過420多萬名觀眾,當中有超過150萬旅客,為香港帶來約37億港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值約22億港元。


但是,以上估計的收入,都是「估算」而已,長遠而言,能不能將「旺丁」變成「旺財」,就非常考驗到香港的旅遊配套,例如不少內地遊客都認為香港酒店的房價過高,而選擇不在香港「過夜」。


香港作為一個好客之都,旅客過不過夜我們都應該歡迎,但當他們不願意過夜,我們是否應該反思,究竟在哪些方面,我們欠缺吸引力呢?演唱會將客源「引進來」,我們如何「留得住」,令他們有更多更高質的愉快體驗。錢花得多固然對我們經濟好,令他們花得開心亦十分重要,他們才會再來旅遊,甚至將香港的旅遊故事,分享出去。


由Coldplay、謝霆鋒、五月天,之後又有周杰倫、林俊傑,一個又一個的大型演唱會都引起了社會熱議,而且都一票難求,反應非常正面,這都顯示了,市民與遊客並不是「沒有能力」消費,而是「想不想」消費,只要有好的誘因,就肯定能吸引消費。


尤其是在疫後時代,不少人的消費模式都改變了,大型活動亦都減少,現時啟德的設施陸續啟用,盛事不斷舉行,也讓香港正式變回「盛事之都」,大大增加了市民對經濟的信心。


發揮影響力促進體育產業


然而,除了演唱會,啟德主場館應該要不忘本業,舉辦更多體育賽事,例如4隊國際知名足球隊,利物浦、AC米蘭、阿仙奴和熱刺會7月舉行表演賽,而11月亦會舉辦全運會,如果啟德主場館可以發揮影響力,舉辦更多體育賽事,從而促進香港的體育產業發展,長遠而言,令香港的盛事更多元化,提升香港的魅力。


善用啟德主場館,舉辦體育賽事和演唱會,發展「演唱會經濟」肯定能帶動香港經濟發展,如果實踐發現「演唱會經濟」大有可為,我們是否可以考慮興建專門為演唱會而打造的場館呢?長遠而言怎樣創造更多的盛事效應,就很考驗各界怎樣利用這股「盛事熱潮」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