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空間推動包括漁農業在內的百業興旺
香港有空間推動包括漁農業在內的百業興旺

本文作者為香港漁民青年會主席、新界青年聯會副主席、漁農界選委崔景恒


最近政府推出南丫島以西一帶的新污染泥卸置設施,環評研究報告正接受公眾提供意見(8月26日至9月24日),再度觸動香港仔及長洲等高度依賴有關水域維生的漁民神經,環評報告僅在2021年2至5月進行的漁業調查,便將一個整體漁船數目屬中至高水平的漁區,說得一文不值。例如說成是「漁產屬低至中的產量」,又指「不會對漁業資源及作業造成不可接受的影響」。筆者認為,香港的土地發展不需要依靠貶損其他行業貢獻而推動。李家超特首的參選政綱曾提出︰「在收地方面,協調各部門制定針對性措施,協助重置和合理補償原土地使用人,包括寮屋住戶、棕地營運者、和漁農戶等,儘量減低對居住條件和經濟生計的影響,並以此為契機支持行業升級轉型」。我認為香港背靠祖國支持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絕對有條件推動各行各業共同發展,轉產轉業。


最近,我和一些捕撈漁民一同參與了理大在東龍洲桁架的養殖課程,不少捕撈漁民也明白,在近年的漁業政策和土地發展下,只有轉型才有出路。而捕撈漁民的轉型,實際上也是解決上述矛盾的一道良方。當然,政府也打算推出四個新養殖區,也計劃向「漁業持續發展基金」注資進一步推動業界升級轉型,過去政府也曾以基金資助漁民到惠州市參與養殖,不過要以個體戶為主的漁民把握政府的措施,確實並不容易。因此,業界過去也多次促請政府,參考「科學園模式」,推動具公信力漁農團體成立政府資助機構,支持漁農業以更快速度把握國家及香港機遇,發展更具經濟效益的漁農項目,誘導漁農業作可持續發展性的結構性轉型,以及集約化發展。


而漁農業的機遇其實又豈止養殖?筆者最近也與一位旅遊界的朋友會面,他也認為疫情下旅遊業界推出香港深度遊,但景點卻集中在邊境遊、山野遊和幾個本地新興文化場所等,他認為開發「藍色深度遊」,體驗漁民文化及作業模式、南中國海海洋生態系統,香港獨特的海岸線、地理及地質特色等,其實大有開發潛力,長遠也為香港的多元化經濟結構作貢獻。其實漁業界早已正有此意,早前機管局的「漁業提升基金」便資助漁民轉型從事漁村及漁業深度遊,由漁民親身導賞,讓遊客體驗捕魚工具、漁業副產品製造過程、珍珠及魚類養殖過程等等,然而始終屬於初創,仍需多加帶動。而講到政府帶動,幾年前本人也曾聽漁護署有興趣發展西貢一帶成如同東南亞的旅遊小島;而香港的流動漁民自由往來內地和香港的特性,如非疫情影響其實大有潛力。總之,漁業界可以轉型的空間其實不少,問題在政府又願意放多少心力助飽受影響的漁民轉型?以休閒魚排為例,自「沙士」後的今天仍在《海魚養殖條例》的管理之下,用一條養殖條例去管休閒活動,發展限制如何可想而知。


政府的海事工程特惠津貼已超過十年未有檢討,在海事工程日增的情況下,漁民轉身空間越來越少,實有檢討必要,不過若然政府為業界持續發展早有超前部署,促進轉型,這個機制其實又豈會是今時今日需關注的焦點?根據《基本法》第119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適當政策,促進和協調製造業、商業、旅遊業、房地產業、運輸業、公用事業、服務性行業、漁農業等各行業的發展,並注意環境保護」前人制訂《基本法》有其智慧,香港產業結構在過於單一,結構固化,應對大環境的變化,也讓青年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現時香港由亂及治,管治大棋盤上也有著較大空間和可塑性,也是之前政府所不能及也!望新政府可以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作出良好部署,在發展同時兼顧受影響行業的升級轉型空間,多想想如何善用漁民的海上技能推動轉產轉業,不要讓受影響業界黯然結業,而是想方設法讓香港百業興旺,共同持續發展。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