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嚴峻,中央全力支持,16舉措高效推進,救兵設施陸續抵港。來自內地的援港抗疫物資,火速運抵香江,包括15萬盒抗疫中藥、2500萬個國家標準KN95口罩,大批防護服、快速檢測包……從鮮活食品到食水、燃油再到抗疫物資,無微不至地為香港帶來堅實保障,為港人送來溫暖。
香港社會各界亦積極行動起來,各行各業捐錢贈物,熱心市民冒著寒雨派送物資,義工隊走遍大街小巷服務坊眾,愛心車隊頻頻出動。廣大市民堅信:有中央的全力支持和香港的積極行動,定能早日打贏疫戰!
從報道中可以發現,國家有關部門、內企和香港中企正全力出動,伸出援手,與港人同心抗疫。反觀港府,似乎應對動靜不熱烈。雖有一些動作,但仍須加速推進。如特區政府應公開成立緊急跨部門的小組,公開工作,每天與衛生部門分別向社會報告疫情進展與政府工作進度。
這幾天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連續在深圳主持召開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協調會,強調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履行好防疫抗疫主體責任,確保各項議定事項落實到位。
祖國「給力」,特區更須努力爭氣。香港不是沒有資源,醫療條件先進,社會也不是坐視不理,關鍵的是協調管控。內地作後盾,香港才是主力。非常時刻非常對策,港府要突破思維束縛,想盡一切辦法、集中一切力量,做好抗疫及救治工作;社會各界須以更團結的面貌、更堅定的信心、更果斷的行動,全力以赴穩控疫情。而非照樣的官僚主義,行政主導變成行政拖延。
當前抗疫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每日新增個案不斷破記錄,但特區政府的穩控工作與「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目標,仍有較大距離。
連日來大批確診者仍無法得到及時適切的救治,數以萬計的市民要在淒風冷苦雨中排數小時才能獲安排檢測,怨聲載道;家居隔離的市民無法得到更直接的協助,市民的檢測報告數天都不能完成,等等。大家都明白,事實上這些問題並非今天才出現,也不是無法解決。何況抗疫已兩年多,不能卸責「沒有經驗亅。
抗疫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整個特區人人有責。需要堅強的領導,還需團隊有效的執行。絕不能掉以輕心,自以為是互相推諉,用過去常規做法倦政或消極對待。特區政府必須切實負起主體責任,全力以赴,團結香港各界,借鑒內地經驗,對接內地抗疫機制,用好中央和各省市給香港的支援,把每項措施真正盡快落到實處。要加強密切溝通協調、互相配合、互相補位、精準對接,穩妥、高效地推進各項工作。
就說大批病人要在醫院外空地帳篷候醫這件事,醫管局、社會福利署、民政事務總署等部門在幹甚麼?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協調好方案,第一時間讓病人入住社區中心或體育館;檢測點也可以在資源得到保障之後大幅增加;長者接種率不達標,就要採取更有效舉措。
港府明知抗疫人員不夠,在內地支持下,為何不動員全體十八萬政府公務員上陣,而讓他們「居家辨公」,置之度外呢?如果在內地,公務員這時必須輪班助力;追蹤能力不足,推行港版健康碼行不通,就要突破舊有框框,果斷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檢測速度太慢,未能及時反映實情,可以向深圳尋求支援。總之一切事在人為,深懷愛民之心,恪守愛民之責,只要下決心,在如今形勢下,香港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繞不過的坎。
對特區政府中人,誰在做事誰不做事,中央看得很清楚,用香港市民的話說「阿爺在大廳盯著」。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85298****49
3年前+85290****55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