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社交網絡的欺騙設計
重塑社交網絡的欺騙設計

前美國OECD大使Karen Kornbluh及資訊政策法律教授Ellen Goodman認為,美國現時處於「資訊失調」(information disorder)狀態,應該歸咎社交網絡本質上採取「欺騙設計」(deception design)──陰謀論與誤導資訊令社交網絡大受歡迎,因此在龐大的商業利益下,要提防民粹再次引發國會山莊之亂,必須在社交網絡加入「民主設計」,當中可分為以下三個方向的改革:


首先是政策和法律層面──在網絡上發表訊息,應該跟在現實世界所面對的監管相同,因此專家建議應盡快修例容許相關單位(在美國主要是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假賬戶、隱藏運算、深度偽裝(deeepfake)等社交網絡普遍出現的欺騙設計。除此以外,民主共和兩黨目前均同意全力推動修訂《誠實廣告法案》(Honest Ads Act),目標是把現時監管大氣電波廣告的規限,合理地套用在網絡廣告方面,尤其政治廣告。


其次是傳媒及科技業界層面──網絡新聞平台良莠不齊,但專業的新聞傳媒機構必須提升對自身的要求。故專家建議,傳媒連同科技業界該聯手制定《社交網絡行為守則》(code of conduct),依照過去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特別是虛假聲明),保障用戶受網絡的誤導訊息所欺騙,以至授權擁有公權力的機構向相關企業追討損失。另一種有效做法是引進《斷路守則》:參考歐盟針對高頻交易(像以運算技術迅速處理大量股票交易)的規限,社交網絡平台有責任制止或至少減慢危險而不實的帖文廣傳,在短時間內散播仇限並煽動叛亂,造成無可挽救的後果。


最後是公民社會層面──嘗試打造「公共網絡新聞機構」,以學校和圖書館為基礎,透過學者作調查和核實,確保網絡有準確和高質的新聞消息來源,抗衡網絡世界以假消息來圖取商業利益此核心問題。然而,單單有經過核實的新聞紀錄並不足夠,這個公共網絡新聞機構還得負上推廣及教育的責任:了解各社交網絡平台的運算法,務求盡量令「真新聞」(意思是經核實的新聞,跟「假新聞」相對)在網絡散播。同時,此新成立的機構也有責任提升網絡用戶的傳媒素養(media literacy),包括如何辨清假新聞、教授如何跟不同政見的人交流,鼓勵大眾走出回音室。


以上三種在社交網絡引入「民主設計」的方法,成敗關鍵在於持續檢討和互相制衡:透過大數據找出哪些方式比較有效、哪些規限產生最初設計時未想到的副作用,從而盡快調整。重點在於由第三方團體作審計稽查,並把查核結果全面公開,讓世界各地學者共同分析,長遠目標是全面改善社交網絡的生態。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1月20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0
好正
4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